小暑|暑气正浓 盛夏当时
今日,我们迎来小暑节气
只要跟“暑”沾边,就意味着躲不开的炎热
小暑节气的到来
意味着气温持续升高、暑热天气来临
“豫见山河”二十四节气系列小暑篇
诚邀你一同走进老家河南
感受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魅力
小暑三候
《说文解字》里说“暑,热也。”暑字从“日”,表示天气炎热是太阳造成的;从“者”,者是煮的初文,以烧煮表示热。
小暑表征气候开始炎热,表明的是一种气温变化的趋势,预示着天气将会变得越来越热。
图为暑字演绎 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小暑来临时,风都带着暑热之气;居住在田野里的蟋蟀,因炎热而爬到墙角下乘凉;天上飞的老鹰不得不远离地面,在清凉的高空中避暑。
图源:漯河发布
民间的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在小暑时节里,有一个特别的节点,就是入伏。从小暑至立秋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伏夏”。
图源:漯河发布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
小暑前后,暑气日盛。《东京梦华录》记载“京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包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这是宋代人的夏季生活。而在今天,驱车前往河南择一处水畔游玩,也是一种能让你留恋不舍的奇妙体验。
在漯河,感受城市与自然的诗意交融
古代时,漯河是一个渡口,沙河东流,澧河南下,两河交汇之处形似海螺而得名,古名为螺湾渡、螺湾河,后改“螺”为“漯”。
漯河因水而建,因水而兴,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浓郁的人文生活气息。沙澧河不仅是漯河的主要水源,还见证了漯河的商贸繁荣。
沙澧河风景区位于漯河市境内,依托沙、澧两河沿岸自然风光,勾画出“城在水中映、水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的人间仙境。
图源:沙澧河风景区
继续往前走,河上街景区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南部,距离沙澧河风景区较近。
河上街景区以“主题公园+特色小镇”休闲文旅发展模式,形成“一园三馆三街”发展格局,为游客提供“吃住玩游购娱”一站式全方位配套服务。
从沙澧河风景区出发,自驾或打车通常半小时左右,便可到达许慎文化园。
许慎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被后世誉为“字圣”。
许慎文化园以展示汉代建筑和汉字文化为主要特色。80米长的汉字大道,按照汉字发展的十个阶段精选历代名碑名帖摹刻其上,寓意一部汉字发展史。
顺着沙河,我们再来到沙河国家湿地公园。
沙河湿地是漯河市非常重要的湿地之一,是中原地区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区域内滩涂广阔,候鸟云集,公园内生长有蒲、苇、莲、菱、萍等群落,美不胜收。
来漯河,怎能不逛逛贾湖遗址博物馆?贾湖遗址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著名的贾湖骨笛便是出土于此,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
当悠扬的骨笛声在贾湖的晚风中飘荡,八千年前的呼吸与今日的心跳,在同一个旋律中共振,心灵在时空穿越中觅得一份清凉。
贾湖遗址博物馆则通过文物展览、场景再现、互动体验、播放影片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贾湖文化的丰富内涵、重要价值和重大意义。
游玩累了,不如在漯河吃碗面条再回家,这是漯河人迎接盛夏的仪式。
一碗蒜汁捞面,正从岁月深处浮出清香。
漯河人把日子的筋道揉进面团,将澧水的清凉凝作蒜汁。
这个夏天,欢迎你来漯河走走,享受这里独有的悠闲假日。
责任编辑: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