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春来柳绿
恰逢清明,万物生长
不妨出门走走,悦赏春天
今天,豫豫带你“穿越”进《清明上河图》
从市郊阡陌,到汴河两岸,再到繁华街市
一起寻找汴京清明时节的各项活动风俗吧
【一幅画,一个园】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节气,很著名的一幅画是《清明上河图》。
作者张择端,“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
他用画笔为我们描绘了交叠的、繁密的关于一座城市、一个时代、一个节令的往事图谱。
在中国历史上,记述节令物候、节令风俗的“岁时记”有很多,但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直观、鲜活的图画版“岁时记”太少了。
清明上河园景区坐落在古都开封,是按照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园区以双亭桥为界分为南苑、北苑两大景区。南苑主要反映宋代的民俗风情、市井文化。北苑主要反映皇家园林、古代娱乐。
当千年汴梁的春风,拂过《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一场跨越时空的清明宋韵正在开封徐徐展开。
【为啥要“上”河?】
将“上”字作动词解,认为因季节的原因,汴河冬季结冰,漕运停止。
到了清明时节,汴河河运开始繁忙,人们才会“上河”做生意、游玩、外出办事。
清明时节,外出的游人也逐渐增加,商铺忙碌了起来,春天也热闹起来。
【汴河行船】
向前走,就能看到汴河码头。更多船涌入视野,船上有人煮饭;有人发呆;还有人在大声呼喊。
【虹桥再现】
虹桥矗立在汴河之上,桥上桥下都十分热闹,人们比肩接踵,桥下的汴河有船只在穿梭。
【街巷行人】
这里的行人好多呀!川流不息的街道上,商贩在吆喝着,还有一些人正在休息吃饭。
【繁华市井】
在这里,你能欣赏由民房、店铺、酒家组成的城中景色。春暖花开的季节,绿芽萌发,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是“年年陌上生春草,岁岁清明思故人”的节日,也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节气。
古人描述的清明物候是: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rú),三候虹始见。
清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名称,早在汉代以前就有。直到唐代,才慢慢演变成节日。如今的清明节,由清明节气、寒食节和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来,是节气兼节日的日子。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对于豁达的宋人来说,不如抛却愁绪去寻春。
他们将所有忧愁的、开心的情绪安放于山水美酒游乐之中,不忘当下,也不过分留恋过往。
到城外青山绿水处赏游踏青,是宋人度过清明的习俗。
北宋时期,京城的百戏表演是城市生活的调味料,作为活化版《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园每天都有上百场精彩演出上演。
除了表演和互动,清明上河园还有五大国风游乐项目,“白天是开封,夜晚是汴梁”,在这里感受大宋的繁荣与底蕴,随手一拍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图源: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清明上河图研究会
春天的柳条和春花映衬下,换上清新雅致的宋装,随手一拍就是一套古风写真,在充满生机的宋韵风景中,感受假日的热闹与温度。
春意正浓迎清明,万般宋韵入画来
这个春天,让我们循着张择端的笔墨
走进古都开封的亭台楼阁
与美景作伴,与春光相拥
责任编辑: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