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盲盒一开,河南这座小城“凭宝而丰”



在豫西伏牛山的褶皱里,藏着一座拥有众多耀眼文化名片的小城。


当正月的马街书会铜锣一响,上千个说书摊同时开嗓,整个华北平原的曲艺DNA都动了。


2024年底,春节成功申报人类非遗,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书会作为“年市、社火、庙会、灯会”等庆祝活动的特色举办地,进入春节申遗文本。


前不久,来自天南海北的1915位曲艺人相聚马街书会,46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曲种在此集中亮相,共赴2025开年这一场麦田里的曲艺盛宴,也让宝丰再一次出圈。


这里,就是河南宝丰,一个用汝瓷盛满宋韵、用魔术变出奇迹、用曲艺唱活江湖的宝藏小城,这里藏着怎样的中原文化盲盒,一起来看看吧!


宝丰县位于河南平顶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隋唐时期,宝丰县曾被称为武兴县、龙兴县等。直到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因境内矿藏丰富,酒业、瓷业(汝窑)兴旺,宋徽宗赐名“宝丰县”,意为“物宝源丰,宝货兴发”。



图源:小红书@LGll


宝丰县是一座千年古县,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魔术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宝丰最著名的一张名片莫过于“马街书会”,有着“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的美誉。


这场起源于元延祐二年的民间曲艺狂欢,用700年时间把自己唱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2013年世界纪录协会认证)。


每年的正月十一至十三,来自天南地北的说书艺人汇集此地说书亮艺,是我国久盛不衰的民间艺术奇特景观。在这里,随处可以遇见的老艺人们,三弦一拨,坠胡一拉,《三国》《水浒》的侠气混着豫西调的苍凉穿透雾霭;年轻人举着手机直播“赶会”,00后非遗传承人用河南坠子翻唱流行乐,千年书场正上演最魔幻的时空对话。


图源:小红书@拍照的板儿砖

在这里,可以看到淳朴百姓的待客温度。自明代起,马街村民便自发开设“艺人之家”,免费为远道而来的艺人提供食宿,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村内十余处“艺人之家”可接待近千名艺人,村民以“管吃管住不要钱”的方式支持曲艺传承,成为书会生生不息的根基。

2006年,马街书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2017年宝丰被正式批准设立国家级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而随着春节申遗成功,马街书会的铜锣声里从此又多了一重国际回响。


2025年艺人之家说唱艺人表演

今年,书会还吸引多国“曲艺粉”参与,多位外国“曲艺粉”尝试着模仿打简板、拉坠胡、弹三弦,与艺人们频频互动,乐在其中。外国友人称“这绝对是中国隐藏最深的Livehouse’,氛围简直像中国版的伍德斯托克!”


当宋徽宗梦见“雨过天青云破处”,他绝不会想到,千年后人们会在宝丰清凉寺找到这场梦的注脚。让我们从这里出发,带你寻找汝瓷之源……

北宋,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审美水平极高的时代,也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涌现出雄冠于群窑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魁首,首屈一指。


宝丰汝窑博物馆正门

据文献记载,汝窑供御皇室,烧造极短,工艺精良,传世罕见。北宋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存世仅仅20多年的汝官窑旋即销声匿迹。

1985年10月,在郑州举行的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上,叶喆民先生首次提出宝丰县清凉寺未必不是寻找汝窑窑址的一条重要线索。1987年,在宝丰县清凉寺村便发现了汝窑窑址。


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的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正是从这一遗址出土。“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天蓝釉在汝官窑器物中实为少见,目前发现的存世汝官窑瓷器不超过150件,其中天蓝釉只有5件,天蓝刻花作品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

清凉寺窑址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宝丰县清凉寺村,北依汝水、西傍伏牛,有着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和瓷器烧造传统。2000年6月,在宝丰清凉寺窑址的第六次考古发掘中,确定了北宋汝窑中心烧造区,发现了烧造天青釉汝瓷的作坊,窑炉和大量残片,从而认定此处为北宋汝窑窑址。


国家级非遗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王君子手工拉胚

如今,非遗汝瓷烧制技艺传承复刻着“青如天,面如玉”的传奇,年轻匠人把冰裂纹烧进咖啡杯,让“天青色等烟雨”成了Z世代茶桌上的新国潮。夜幕下的汝瓷小镇,3D投影让《瑞鹤图》在瓷器上翩跹,游客还可以亲手拉坯制作“全球限量款”汝瓷茶器,夜游汝窑遗址博物馆,在光影秀中体验宋韵美学。


“上自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跳唱演戏法,人人有两手。”——这句流传千年的宝丰民谣,道破了赵庄魔术的基因密码。

当别的村庄在种地,宝丰赵庄人在“种魔术”。“变戏法”竟“变”出10亿产业,全国60%魔术道具从这里发货,3000多个民间魔术团走遍全球,直播间里农民主播用短视频“种”出流量奇迹。


国家级非遗项目宝丰魔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献坡在魔术大会上表演《六连环》

宝丰魔术的奇幻叙事,早在春秋时期便埋下伏笔。赵庄镇出土的汉砖杂耍图案、宋代瓷枕上的戏法图纹,如同穿越千年的“魔术说明书”,见证着这项技艺如何从祭祀仪式演变为谋生绝活。


赵庄魔术师赵梦月表演魔术《花海传奇》

走进赵庄,就如同走进了“魔法世界”:80岁老奶奶摘片树叶变钱币,孩童用作业本表演“隔空取物”,非遗传承人让鲤鱼从手机屏里跃出,青年小伙直播间用古彩戏法带货……

2006年,宝丰县被中国杂协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中国魔术之乡”。2021年,幻术(宝丰魔术)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五百多个传统手彩魔术中,一根绳、一块帕就能玩转乾坤。


最熨帖人心的莫过于一碗热气蒸腾的家乡味道。在豫中美食版图上,宝丰这座千年古城深藏着令人魂牵梦萦的味觉密码,地道匠心美味正带着氤氲香气,久负盛名的宝丰酒酿造出绵甜柔和,等待唤醒您记忆深处的温暖情怀。


暖身佳品莫过于一碗羊肉冲汤,乳白浓汤中浮沉着现冲现烫的鲜嫩羊肉,佐以脆爽木耳与晶莹粉丝尽显醇厚;宝丰砂锅面经熬汤、佐料配比、时令蔬菜选配、酥肉、豆腐干炸制等十多道工序,一碗下肚,全身通泰。


宴席江湖的霸主“八大碗”正演绎着中原待客之道,从酥香入骨的扒羊肉到甜润沁心的糯米扣碗,在粗犷陶碗中盛满豪迈情谊;老字号“买根烧鸡”的焦香已勾住食客脚步,风味纯粹与时光沉淀在此完美交融;而“兴隆张”高汤饺子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年间,薄皮鲜香间藏着跨越世纪的传承密码。


香山寺 图源:小红书@追光的阿辰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北宋重建的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畔袅袅禅音回荡,宝丰万家灯火的炊烟里永远升腾着温暖的守候。这些历经时光淬炼的文化符号,不仅蕴含着生活智慧,更是刻在游子骨血中的乡愁记忆。


捧一盏汝瓷,慢品淬炼千年的东方雅韵;学两手“戏法”,感受魔术点石成金的草根智慧;逛一逛露天曲艺博物馆,追寻“中国曲艺活化石”的传承密码……让我们相约宝藏小城宝丰,打开属于你的“中原文化盲盒”,感受这片土地何以“凭宝而丰”。


责任编辑:张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