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公告公示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一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法治政府建设,科学立法、公正执法、全面普法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洛阳市被文旅部确定为全国十二个立法联系点之一,4个案件被评为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建立了“检察监督+文旅行政执法+N”的联动机制,连续三年获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优秀等次。具体情况如下:

  一、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责情况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同志带头学习、亲自部署、定期过问,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有力有效。

  一是夯实常态学习机制。厅党组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2024年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分专题集体学习安排意见》,通过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及时跟进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一年来,厅党组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体学习4次,研讨交流4次,及时跟进学习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18次,形成了常态化的法治政府建设学习研讨机制。厅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推进法治建设特别是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年听取依法行政工作专题汇报2次(上下半年各一次),召开厅长办公会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法律法规和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文件4次(每季度一次),审定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并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主动公开。

  二是建立专题培训机制。将法治工作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每年对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及各省辖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开展一次法治建设集中培训。2024年10月23日,在安阳举办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法治工作培训班,邀请文旅部政策法规司法制建设处、省司法厅依法行政指导处等专家领导授课辅导。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组织厅系统200余名处级干部分两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研讨。厅机关各业务处室围绕工作职能,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形成自上而下的良好学习氛围,厅系统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了新提升。

  三是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厅党组高度重视法治队伍建设和人才保障,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牵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业务处室(政策法规处)2024年编制达到7人(实有10人),其中从事法治工作10年以上的同志2名、有司法考试资格证的同志1名。把法律顾问、法治宣传教育、规范性文件清理、行政复议(应诉)、法治培训等费用一并纳入财政预算,有力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举措及成效

  一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河南省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豫司文〔2024〕91号)要求,全面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立法执法普法工作,为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依法决策,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得到新提升。一是做好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全程参与《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办法》立法调研并承担部分章节撰写工作。备案公示4件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完成4件重大决策合法合规性审核,向省人大法工委报送7件地方性法规清理建议,向省委、省政府报送1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建议。配合省人大常委会、省司法厅等对60余件立法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建议。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对2024年新出台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管理、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激励办法、娱乐场所与中小学校距离等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及时向省司法厅备案。三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对我厅负责实施或牵头实施的所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现行有效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等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有件必审、一件不漏。配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好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工作。四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法律顾问2024年共计为我厅审查重大合同300件(出具法律意见508条),提供重大决策法律咨询25次,审查规范性文件4件,办理诉讼案件2件。五是履行立法联系点工作职责。承办全国文化和旅游立法联系点工作座谈会,洛阳被文旅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2个文化和旅游立法联系点之一,我厅作会议交流发言。指导洛阳制修订文物保护、旅游管理等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六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2024年,我厅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3918条、规范性文件3个、政策解读6篇;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11件,到期办结率100%;收到并按时办结网上留言咨询156条。我厅在2024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专项评估中获评满分。

  (二)依法行政,文化和旅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能。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简化跨部门审批流程,实现多事项联办。2024年9月份调整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审批事项(由8人调整为4人),降低准入门槛,增强市场活力。2024年共审批行政许可事项1410件。二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将新设立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与学校、幼儿园距离测量方式由直线距离改为交通距离。三是严格落实“双公示”制度。全年通过厅官网和信用河南平台公示1410条,行政审批合规率和及时率达到100%。四是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评价,印发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通知、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联合省商务厅等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激发市场活力。

  (三)规范执法,文旅市场公平正义得到新彰显。2024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63万余人次,办理各类举报投诉3200余件,办结案件2000余件,5名执法人员入选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师资库。一是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晋陕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协作机制作用,组织赴山西围绕执法队伍建设、案卷评查、旅游执法等开展交流。联合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合省民宗委开展歌舞娱乐场所点歌系统专项整治。二是全面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工作。集中开展娱乐场所执法检查、农村演出市场整治、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闪电行动”等重大专项行动,立案查处2家无证歌舞娱乐场所,处理356件有害出版类案件,依法注销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92家。持续开展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风险评估和综合研判,全年开展营业性演出审批9.2万场次,下发营业性演出监管函250份。做好重大投诉案件督办,督促旅行社依法补交质保金2.59亿元。三是加强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省17个设区的省辖市均保留市级执法队伍,许昌市将城市管理执法支队31名在编人员连人带编转隶到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编制人数从68人增加到99人,增加45.6%。承办了文旅部3期培训班,举办了全省7期培训班,全省共500余名执法骨干参加了培训。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在线培训参训和达标比例均达到100%。

  (四)全面普法,文化和旅游法治阵地更加稳固。一是推动普法宣传与党建活动深度融合。采用与河南豫剧院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形式,到新乡宝泉景区开展以“法治同行·乐享文旅”主题党日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普法进景区,将普法宣传与沉浸式、行进式文艺演出相结合,探索与尝试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机制。二是凝聚合力,多部门开展联合普法。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司法厅等5部门组织开展网络普法行系列活动,省法院等9部门联动参与。依托我厅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开展密集活动宣传。活动期间全网阅读量达2963.9万,多个话题登上微博区域热搜榜。联合开展“e法豫说”互联网法律法规云答题活动,采取参与答题赢景区门票等形式,丰富参与互动和社交体验。三是开展以案释法,增强普法针对性。利用新乡赵长城被企业采矿破坏的案事例以案释法,联合新乡市文物普法宣讲团走进新乡市15个县市区、长城沿线9个乡镇,开展了24场文物普法宣讲活动。通过动画、视频、专家讲座等形式,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进行宣讲。活动累计参加培训人员1000余人,发放宣传手册1400套。四是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公益护航专项行动。省检察院与我厅协作联动,围绕文化市场净化、旅游市场规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内容,共同在全省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公益护航专项行动,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护航“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品牌建设。全省共立案344件,发出检察建议262件,起诉2件。

  三、存在的不足、原因及问题整改情况

  2024年,我省文化和旅游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文化和旅游行业新业态新产品的立法工作研究跟进不及时,法治建设制度体系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二是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依法行政工作有待加强。三是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和旅游市场快速应用,执法队伍的办案能力和综合素养都亟待提升。四是普法形式不够丰富,普法与执法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法治宣传教育体系仍有待完善。特别是法治文艺作品质量不高,群众参与度、社会影响力不够。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初步安排

  2025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一如既往、持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文化和旅游系统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是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制定2025年度文化和旅游系统学法计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将其落实到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是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进一步加大文旅行业便利性、公平性、透明度、法治化建设力度。推动政务事项“随处可办”“极简快办”“增值好办”。建立完善行政审批“好差评”整改反馈机制。着力加强文化旅游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推广“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贯彻落实《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

  三是持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我省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法治文艺创作,推出法治文艺作品。广泛利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助力全民法律素养提升。

  2024年2月14日

责任编辑:张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