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夏日长,文化盛宴启。为全面展示乡村文化合作社“文化配送”体系建设成果,7月30日,2024河南省“乡村文采会”现场交流活动在济源示范区召开。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飞,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市长赵会生出席并参加了活动。来自全省各地文旅部门的70余名嘉宾代表观摩了本次“乡村文采会”。
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持之以恒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王飞表示,建立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要求,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济源通过“乡村文采会”做了很好的创新,效果明显,当前全省有1万余家乡村文化合作社、2000多家民营院团,拥有丰富的演艺资源,各地市要根据各自情况,进一步深入调研找准群众需求,紧盯供需衔接环节,抓住数字赋能有效路径,不断强化组织保障,统筹用好乡村文化合作社,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把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持之以恒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赵会生在致辞中表示,“乡村文采会”现场交流活动在济源举行,充分体现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直以来对济源的关心和厚爱。诚请各位嘉宾在观摩之余对济源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多了解济源、支持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济源会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竭尽全力为本次观摩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更加优质的服务。
活动中,与会领导和来自全省各地市文旅部门的嘉宾现场观摩了531铁路公园、“火车博物馆”、承留镇综合文化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听取了济源“乡村文采会”整体推进情况;观看了“乡村文采会”优秀文化作品动态展演;参观了优秀文化产品静态展示。
一场“乡村文采会”现场交流活动,为群众奉上了满满的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的主会场设在济源市天坛街道办事处宋庄老街。夜幕低垂映老街,人潮涌动乐无歇。活动现场,从老街南门的迎宾开场、“乡村文采会”优秀文化产品、非遗文化市集、济源地方特色乡创产品展区,到融合了歌曲、舞蹈、非遗、快板、戏曲、民俗等形式主舞台,再到“咱村有戏”(少儿专场)擂台,所有节目均来自“乡村文采会”产品采购目录。一派锣鼓欢天、热闹非凡的景象,在炎炎夏日里为群众奉上了满满整条街道的“乡村文采会”文化盛宴。
2024河南省“乡村文采会”现场交流活动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和文化产品沉浸式直播展,线上累计观看量达到了35万人次。
2024河南省“乡村文采会”现场交流活动依托“文化豫约、济源文化云”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全新搭建了“乡村文采会”线上服务专区。优化提升了供需精准“采、配”服务模式,通过“线上推广、线下展示、百姓点单、意向采购、政府买单”的形式,将文化合作社优秀的文化产品整合收录至“文采会”服务专区,群众可根据个人喜好完成文化产品“点单”,各采购单位根据点单需求,在“产品交易”区进行文化产品购买。本次“乡村文采会”同时发布了产品采购目录,内容涵盖了文艺演出、文化讲座、特色活动展览展示四大类公共文化产品312个,产品均来自济源示范区16个镇、街道的108家文化供应主体。
据了解,济源示范区为巩固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成果,加大乡村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2024年,推出“文化合作社+文化配送”即“乡村文采会”服务新模式,一站式的线上服务有效的解决了政府单位与群众之间的文化需求信息差,既可以让百姓了解到公共文化产品内容,又可以解决政府精准购买公共文化产品的问题。通过整合文化产品集中在文采产品专区展示的方式,还激发多个文化合作社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帮扶,针对文化产品进行提质提档,从根本解决了以往文化产品质量不高、供需不匹配、产品不丰富等一系列问题。
此次县域“乡村文采会”是河南省文化事业中的又一次创新。它的举办将有助于搭建政府、文化合作社和群众供需对接平台,有效推动公共文化和旅游供给侧改革,也将有利于培育文化合作社为多元供给主体,促进城市优质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能,保障了城乡群众同等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探索出了一个具有河南省地域特色的“济源样本”。
责任编辑: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