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影像展|收官!“2024云游河南非遗 • 影像展”第十一期

  【张楼根雕】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

  【黄河船工号子】


  《黄河船工号子》是由黄河中下游的济源人民在长期的黄河人力船运实践中首创的,是工在集体的船事劳动中用来协调动作、团结力量、振奋士气的音乐口令,一人高歌领号,众人随声唱和。2009年6月,黄河号子【黄河船工号子】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济源烙画】

  



  烙画技艺又称烫画、火笔画,以葫芦、宣纸及木板等为载体,利用烙铁加热进行烫烙加工创作而成,是济源示范区市级传统美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作有《王屋山下新愚公》《九龙图》《济源九景》等。

  【卢仝煎茶技艺】


  依托从古而今在济源当地百姓中广为盛行的采茶、煎茶、饮茶的风俗,济源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济源 “药柜山”《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卢仝(唐代诗人)的“七碗茶歌”以及“唐代煎茶法”的基质,卢仝煎茶技艺因而形成。2011年12月,卢仝煎茶技艺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间剪纸】


  济源多层剪纸以剪纸传统的符号为代表,加以创新。多层剪纸因颜色由浅到深渐变的过程而使作品风具有立体感,细腻度更高。

  【邵原神话群】

  



  邵原神话群,指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流传的创世神话及神话原型物的总称,涉及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等神话。2008年6月,邵原神话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天坛砚(盘谷砚)】

  


  天坛砚亦称盘谷砚、“盘砚”,是以济源特有的天然石材为原料,采用手工雕刻而成的有磨墨功能兼具观赏性的文房用品。其基本造型由砚堂、砚池、砚额、砚边部分组成,砚堂砚池为实用部分,砚额砚边多为雕饰赏玩部分。2011年12月,天坛砚(盘谷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属捶段工艺(洛阳铲锻造技艺)】


  洛阳铲在明代中叶开始流传于民间。如今,洛阳铲的使用范围从单一的考古发掘到公路、铁路护坡加固,建筑桩基灌注等各行各业。2015年9月,金属锤锻工艺(洛阳铲锻造技艺)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灯彩(洛阳宫灯)】


  洛阳宫灯创自东汉,盛于隋唐。其制作工艺复杂,涉及木工、竹编、铁匠与剪纸等多种技艺,经过备料、上灯、捏灯等72道工序。2008年6月,灯彩(洛阳宫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河南坠子《最美人间》】

 


  “最美人间”是非遗国潮乐“坠美系列”第三部作品,是传统河南坠子与现代摇滚乐曲的巧妙混搭。主唱由马街书会书状元的牛清栏担任,河南坠子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庆林和词曲唱作人丘硕等联袂演绎。“最美人间”在保留河南坠子方言说唱的根本特征的同时结合现代词曲进行改编,使用唢呐、二胡、贝斯、吉他等乐器进行演奏,在唱腔中运用了转调,增加了一丝京韵,歌曲在激昂高亢中还带着一丝柔和的余韵。2006年5月,河南坠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责任编辑: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