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计划规划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实施方案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都与河南密切相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要求,全面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形象,加快建设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方案》,站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着眼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紧扣历史断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三要素”,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聚焦“读什么、在哪读、怎么读”核心问题,做深研究阐释,做强场景布设,做亮数字创意,做优宣传推广,依托河南厚重文化资源讲好中原文化的故事、中华文明的故事、中国发展的故事,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读懂中国,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历史使命中展示河南更大担当作为。

  二、研究阐释立品牌

  1.深化专项研究。以实施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为依托,深化河南当代发展研究、河南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河南重要历史名人研究、河南重要历史事件研究、河南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研究、河南重要历史文献典籍研究,重点开展仰韶文化、夏文化、殷商文化、春秋文化、汉唐文化、宋文化,以及河洛文化、黄河文化、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升古籍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能力,策划出版《中原文库》丛书,绘制中原文化图谱,为“读什么”提供权威正史、丰厚内容。(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2.阐释品牌内涵。组织专家学者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的形式载体、内涵外延进行研究阐释,深度解读河南是中华元典文化的主要起源地、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承载地,阐发我省提出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条件。开设“读懂中国”大家讲堂,邀请国内文化名家及国际著名汉学家开展系列讲座,增进国内国际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广泛共识。(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牵头,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办、省教育厅配合)

  三、场景布设强支撑

  1.加快建设博物馆群。将郑州作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落地的主舞台,高水平谋划建设省博物馆群,集中展示中国通史及重大专题史,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站式体验旅游目的地。探索实施“策展人”制度,提升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安阳博物馆、商丘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馆等展陈水平。加快建设黄河博物馆新馆、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等,完善和提升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打造郑州百家博物馆、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及相关省辖市共同推进)

  2.优化遗址遗存展示利用。支持贾湖、仰韶村、庙底沟、大河村、平粮台、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郑韩故城、城阳城址、内黄三杨庄、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含立项)开展大遗址利用示范,充分融入旅游服务功能,创建5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优先支持纳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线路的遗址创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共同推进,相关省辖市负责实施)

  3.打造自然人文打卡地。支持龙门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5处世界文化遗产,黄帝故里、太昊陵、清明上河园、嘉应观、陈家沟、芒砀山等历史人文地,云台山、老君山、鸡公山等自然风光地完善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品位,培育打造首批10家“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旅游景区打卡地。(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相关省辖市)

  4.建设主题旅游公路。突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形象,重点建设沿黄1号旅游公路、太行山1号旅游公路、伏牛山1号旅游公路、大别山1号旅游公路,链接沿线重要资源点,完善形象标识及公共服务设施。(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相关省辖市负责实施)

  四、创意驱动育业态

  1.扩大数字产品供给。加强VR、AR、AI等现代科技的集成应用,提供更多可视化呈现、互动性参与、场景式体验的数字产品。依托省美术馆,建设中国古代战史数字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非遗数字馆、中国历代名人数字馆等数字主题博物馆。面向年轻人,依托知名UGC游戏创作平台,举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元宇宙创造者系列大赛。2022年重点以影响中华文明演进历程的重大战争为主题,举办“逐鹿中原·创建元豫宙”创造者大赛。(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等)

  2.丰富线上阅读内容。鼓励各级博物馆(院)、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公园、景区等积极探索新模式,通过“云展览”“云阅读”“云直播”“云导演”等方式,让人们在数字艺术长廊中感知历史文脉、体味文化底蕴。利用3D建模等技术,分批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工程,打造更多云端博物馆。建设“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文创数字藏品平台,打造“能收藏的河南故事”。推出“读懂中国数字故事馆”小程序,让视频的故事、音频的故事、图文的故事在此集散并持续丰富,打造“能装口袋的河南故事”。结合豫菜振兴计划,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菜系数字云平台。(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3.打造沉浸式体验课堂。整合奖补资金,对接优质团队,重点支持20处大遗址、博物馆等数字化展示提升,建成一批领跑全国的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场馆,把“文化殿堂”打造成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课堂”。遴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百大标识项目,面向全社会征集数字化展示方案。选择洛阳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等10家博物馆开展“博物馆奇妙夜”试点。(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配合,相关省辖市负责实施)

  4.培育研学旅行品牌。围绕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中华文化超级IP,与知名研学旅行和教育机构合作,打造30节“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围绕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推出一批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支持林州红旗渠精神营地、鹿邑老子学院研学营地等建设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在郑州、开封、洛阳、安阳、三门峡、信阳等地率先改造或新建一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研学营地。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教育厅、省文物局、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配合,相关省辖市负责实施)

  5.推动文创产业化发展。依托省文旅文创融合创新实验室、省文旅文创融合创新(洛阳)基地等,引入国内外一流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团队,研发、孵化、落地一批文旅文创产品。2022年率先在郑州、洛阳、开封策划推出3-5个文旅文创融合现象级产品。支持洛阳建设剧本娱乐产业总部经济园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本娱乐产业集聚地。支持开封发展“剧本娱乐+文旅”,召开剧本娱乐产业峰会,打造剧本娱乐产业之城。做大做强豫博文创、唐宫文创、豫游纪、黄河之礼、洛阳礼物等文创品牌。支持建设河南广播电视文化创意园区,借助出圈效应内聚文创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推进,相关省辖市负责实施)

  五、宣传推广树形象

  1.设计形象标识体系。设计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系列形象标识体系(含LOGO、解说牌、导览系统等)。在全省所有博物馆、遗址公园、旅游景区等场所,在重点广场、机场、车站、高速公路及服务区、地铁等点位,在全省性相关重大节庆展会、会议活动等场合广泛应用推广。(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文物局、省交通运输厅配合,省机场集团、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负责实施)

  2.统筹做好媒体宣传。统筹中央主要媒体、省内重点媒体和商业平台,加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形象、品牌塑造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全媒体宣传,加强全省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举措成效的宣传报道,全景展示历史长河中的河南、现代化进程中的河南。拍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专题纪录片和形象宣传片(中英文版),在国内外主流媒体、重点场所点位集中投放。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策划推出《河南里的“中国故事”》大型文化综艺节目,打造专属河南的文化旅行类综艺IP。支持河南卫视联合一流数字娱乐平台,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系列文化探索纪实节目。(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外办、河南日报社、河南广播电视台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配合)

  3.提升重大活动影响力。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为统领,申办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筹办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世界研学旅游大会,提升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世界古都论坛影响力,重点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中国(濮阳)杂技艺术节等。(责任单位:各节事论坛主办单位)

  4.做优做精主题创作。办好“中国节日”“中国节气”“中国发明”等系列节目,把国潮国风节目打造成金字招牌。围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创作一批诗歌、散文、美术、摄影、书法等作品,打磨提升《大河安澜》等豫剧精品。精心编纂出版《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系列丛书或数字出版物。对接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外文局,将部分出版物纳入“读懂中国”丛书第三辑。各级党报、广播电视、出版传媒、文化旅游等部门制作宣传一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文旅剧、微纪录片等。(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牵头,河南日报社、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共同推进)

  5.加强国际宣传推介。实施国际培育推广计划,邀请驻华外国机构人员、留学生、媒体届人士担任“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验官。采用线上+线下形式,面向海外国家和地区策划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展、书画展、非遗展、功夫表演等。持续实施“翻译河南”工程,推出“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共同推进)

  6.带动全民广泛参与。实施“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共创“十百千”工程,支持10位博物馆馆长、100个明星讲解员、1000名网红达人,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主题,创作生产系列集群式轻量级短视频内容。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文创作品大赛,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创作和展示。在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在城市地标街区、广场,策划举办融入传统服饰、传统美食、传统游戏、民俗活动、手工制作等文化元素,特别是年轻群体乐于参与的全民联欢日、狂欢夜。(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文物局配合)

  六、强化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系统部署、协同推进,充分发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组织领导作用,定期召开推进会议,专题研究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有关专班成员单位结合实际研究出台具体举措和配套政策,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省文化和旅游厅落实牵头责任,协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省级统筹,专项推进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单位: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有关成员单位,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

  2.加大资金保障。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配置,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作为重大战略投资板块,依托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设立“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子基金,扶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内容创意、数字展示、场景打造等。省级财政层面有效整合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道路交通等资金,统筹用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内容创作、道路建设等。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整合利用现有资金,重点支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数字化展示、品牌形象推广等。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运营。(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

  3.强化智力支持。实施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坚持“省部共建、省校联建、全省一体、国际合作”,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打造在国内有着较强示范引领作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省级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支持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成立“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研学导师培训基地。建立华夏考古实验室,强化校地合作,依托重要考古遗址建设长期性田野考古实习基地。(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相关省辖市)

  4.加强督导考核。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各项任务纳入省委、省政府督导考核体系和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各有关责任单位按照分工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推进步骤和时间节点。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加强方案执行情况工作调度,建立信息简报和定期通报制度,动态跟进重大事项、重点项目。(责任单位:省委督查委督查二组、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有关成员单位)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