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地方动态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禹州:钧瓷文化之诗意之美

  近日,记者到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部分钧瓷窑口采访,在领略钧瓷古朴之美、釉色之美、开片之美、窑变之美的同时,还不经意间又发现了一种蕴含着文化元素的诗意之美。

  其诗意之美所表现的内容广泛、意境深邃,让人们仿佛听到了诗词文化长河中的浪花飞溅。

  独钓寒江雪,仿若听到渔翁的呼唤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禹州市永春钧窑,记者看到一个名为《独钓寒江雪》的钧瓷茶壶。该作品造型形象逼真,如一位披蓑戴笠的老翁垂钓于天地间,超然脱俗,空旷而悠远。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禹州:钧瓷文化之诗意之美

钧瓷作品《独钓寒江雪》王婵 摄

  该作品的创作者系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李雪亚。他对柳宗元的诗《江雪》很有感触,一直想创作如《江雪》这般意境的钧瓷作品。机缘巧合,一个雪日,李雪亚出差到信阳的南湖湾,经过一条溪流时,看见一位老人在干枯发黄的芦苇岸边独自垂钓,他的大衣上满是雪花,渔夫帽被晚霞染红。这情景让李雪亚再次想起了柳宗元的《江雪》,迅速连拍了十几张实景照片。

  根据所见,李雪亚开始创作,仅在造型就用了3个月的时间。通过近一年的试制,她终于创作出了《独钓寒江雪》这一钧瓷佳作。

  此壶由壶身、壶嘴、壶盖、壶把四部分组成。壶身、壶嘴、壶把全是用月白色釉,以营造冰天雪地荒凉、寒冷、肃杀的氛围,而在瓶盖的釉色设计上却别出心裁地用了红色的钧花釉。李雪亚说:笠即头顶所戴的草帽,要和所处的环境有所区别,柳宗元虽然被贬了官,生活窘迫,但他依然心怀民生,时时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所以用红色花釉,寓意当时的社会终将残雪消退,迎来温暖幸福。

  苍苔,恰似雨声荡起的乡韵

  在禹州市神垕镇,韩磊制作的《青苔》系列茶具作品古朴苍厚,令人耳目一新。韩磊从事钧瓷生产多年,以擅长烧制茶壶而闻名钧瓷界和收藏界。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禹州:钧瓷文化之诗意之美

钧瓷作品《青苔》系列茶具王婵 摄

  该作品的创作源泉来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书事》。诗曰:“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蒙蒙细雨刚刚停止,诗人白天懒得打开院门,就坐在院内看那苍翠的苔藓。苔藓颜色鲜美明亮,就连诗人的衣襟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

  此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一个偶然的机会,韩磊对这首诗的意境有了亲身体验。秋末的雨天,他回到儿时住过的老院子。雨中,他搬个木凳坐在屋檐下。当看到老房子的砖缝里长着的绿色青苔时,他联想到了王维的《书事》。

  随后,他便以青苔色为基调来制作茶壶。经过多次试验,他最终烧出了王维诗中的青苔之色。这是相隔千年的“苍苔”问候,这是古与今仍然能听得到的雨声对话。

  韩磊制作的《青苔》系列茶具,色泽青绿,从早春刚变绿时的鹅黄,到晚春的翠绿,到夏秋的深绿,再到冬天的枯黄之绿。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绿色,深浅厚淡,层次分明,一年四季的绿,都体现在这套《青苔》作品上。

  苏武牧羊,让历史与钧瓷交融

  在我国,有一个《苏武牧羊》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燕俊峰在钧瓷界颇有盛名。为了作品生动逼真,他千里迢迢去新疆和内蒙古等地,近距离捕捉羊群的灵性和神态。

  在内蒙古,他亲眼看到羊群吃草、奔跑、休息等情景,亲耳听到当地流传的《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让燕俊峰深感震撼。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燕俊峰当时就想,不能单纯地以表现羊的特征为主题去创作,而应将苏武的气节和精神塑造出来。

  在创作过程中,燕俊峰用手工捏造的方法进行制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一位老人和一群羊出现在视野中。20多只羊用姿态各异,有的低头吃草,有的眺望远方,有的卧地休息,有的顶架嬉戏,动感十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苏武手指扬鞭,眼望远方,思念之情在《苏武牧羊》这件钧瓷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