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 > 文件库 > 提案建议答复 > 2022年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516号提案的答复

曾德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的背景意义

  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是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省委、省政府从加强文明互鉴、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文化人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河南作为黄河文化孕育发展的核心区域和集大成之地,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彰显着华夏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中华民族之魂的战略地位,构成了面向国际国内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的有力支撑。通过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有利于充分发挥河南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主场”优势,有利于更好读懂中华文明演进史、中华文明创造史、中华民族成长史、文明交流互鉴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二、关于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面临的问题

  关于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您在提案中指出的“缺乏体现中华文明内涵的重大标识、文化旅游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文旅产业创意研发能力滞后、对外开放度不够”等短板和不足,我们认为十分客观中肯。我厅在去年提交省委的《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研究报告》中,对上述制约我省文旅文创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瓶颈性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也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已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写入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方案》并明确了责任分工。目前,我厅正在牵头起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实施方案,聚焦“读什么、在哪读、怎么读”核心问题,紧扣历史断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三要素”,以“立起来、走起来、读起来”为目标,以“线上读带动线下行”为路径,重点做好“立品牌、数字化、抓创意、布场景、展形象”五件事,着力讲好河南的“中国故事”。该方案征求各相关部门及省辖市(区)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职能狠抓工作落实,在打造中华文明重大标识打造、培育文旅文创旗舰劲旅、活化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等领域久久为功,力争早日有所突破。

  三、关于打造具有国家文化标识的重大项目

  一是集中一年时间完成黄河文化资源普查,共识别7051处不可移动文物(国家级368处)、947项省级非遗项目(国家级100项)。先后两次开展黄河国家文化资源普查,共梳理488处具有突出价值、关键意义的重大文物和文化资源(其中一级资源74处),涉及文明探源类、古代都城类、元典思想类、水利遗产类、精神标识类。二是围绕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以历史探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为主线,梳理出578处在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和战略意义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今年重点实施“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百大标识数字化展示提升项目。三是围绕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编制,从彰显中华文明根脉、铸牢中华民族之魂、塑造国家人文景观等3个层面绘制“读懂中国”文化图谱,系统纳入中原大地上能够代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国家起源、王朝更替、民族融合、元典思想、文明高峰的重大文化标识。四是持续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实施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考古中国”重大课题。聚焦仰韶文化,巩义双槐树取得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和关键地区的重大突破,被誉为“文明的胚胎”,入选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聚焦夏文化,挂牌成立夏文化研究中心,二里头申遗迈出坚实步伐,淮阳时庄遗址等取得突破性考古成果。五是重点实施殷墟、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等古都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殷墟遗址博物馆、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已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9亿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40多亿元支持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2019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1.3亿元、地方投入11.2亿元(含专项债)支持开封实施宋都古城保护和修缮工程。

  四、关于打造文化创意城市群、人文旅居乡村群

  一是规划建设博物馆群。将郑州作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落地的主舞台,选址建设博物馆群,集中展示中国通史及重大专题史,着力以时间、人物(人+物)、事件为线索讲好“河南里的中国故事”。按照“1馆统领、N馆支撑、适度留白”的原则,初步考虑构建“1+N+X”博物馆群建设体系,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站式体验旅游目的地。二是打造博物馆之城。加快建设河南博物院新院、黄河博物馆新馆、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等,提升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等,打造郑州大都市区博物馆群落。建设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等,提升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打造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三是打造文化创意城市网络。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为统领,筹办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第九届“博博会”、世界研学旅游大会,提升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世界古都论坛规格及影响力,推进郑州、开封、洛阳等布局建设城市主题型文化创意和创新空间。支持开封、洛阳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支持长垣创建世界美食之都。四是创建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制定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标准。在“三山”片区以“县为主体、村为单元”,联合省乡村振兴局,认定首批195个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每个村拟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0—1000万元,积极发展原乡、旅居、民宿等多种业态,建设“三山”康养旅游基地。五是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河南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按照“创意引领、美学点亮”的原则,在济源、修武、栾川、光山遴选20个示范村,开展乡村文创特派员等制度试点。

  五、关于培育“读懂中国”现代化文旅文创体验线路

  一是围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推出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起源、王朝历史、逐鹿中原、追寻先贤、姓氏寻根、元典思想、治黄史诗、科技发明、文字诗词、文明互鉴、四大古都、中国功夫、考古发现、红色中原等16条主题文化线路。二是结合“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编制,提出实施中华文化超级IP工程,构建“4+8+N”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将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打造成为全球著名文化IP,将甲骨文、仰韶文化、二里头、隋唐洛阳城、宋文化、二十四节气、道家思想、唐诗宋词等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文化IP。三是谋划推出拜祖寻根之旅、大河文明之旅、华夏古都之旅、中国功夫之旅、仰韶文化之旅、中国文字之旅、中华美学之旅、东方智慧之旅、文明交流之旅、中华诗词之旅等10条“读懂中国”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四坚持“创意引领、数字先行”。重点实施“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百大标识数字化展示提升项目,整合2.9亿元文物保护修复资金,重点用于扶持百大标识项目的保护展示。初步筛选39个数字化展示项目,下一步按照“一流资源+一流创意”的原则整合资金予以奖补。召开“行走河南·读懂中国”2022河南智慧旅游大会,首次引入元宇宙会议空间,汇聚国内外一流数字文旅文创团队,集中展示一批大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创意方案。策划举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元宇宙创造者大赛,打造游戏新玩法及数字新场景,创新线上数字空间和产品,以最新潮的形式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形象。

  六、关于培育壮大旗舰劲旅

  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于6月19日挂牌成立,开封、洛阳、平顶山、驻马店、济源等地相继成立文化旅游投资集团,银基文旅集团、建业文旅集团、洛阳文旅集团、河南文旅投资集团入选4月份“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榜”榜单。联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学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芬创新(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清华系”智囊团队成立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创新基地。引进王潮歌导演团队、开元集团陈妙林团队、乌镇陈向宏团队等一批知名文旅团队,谋划打造具有标志性、震憾力的文旅产品。引入景德镇陶溪川、北京隆福寺DIBO模式(以创意设计主导的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探索实施“驻村规划师”“陪伴式乡建”模式,为全省文旅文创战略提供研究、策划、投资、运营等全链条支撑。

  七、关于持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一方面,推动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纳入督导考核体系。按照省委楼书记在郑州调研文旅文创期间的要求,我厅牵头起草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实施方案》,将相关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有关单位,并明确纳入各地年度考核体系。省委督导委员会结合《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实施方案》制定了年度督导计划,拟于下半年开展专题督查。另一方面,推进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有文艺院团等重塑性改革。结合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起草《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演出为中心,通过实施“一团一策”,对全省国有文艺院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总体安排,目前已定稿,待省委深改会审议通过后印发。根据省委主要领导安排,深入推进省直国有文艺院团重塑性改革,重塑河南豫剧院,成立河南戏剧艺术中心,高标准推进河南戏剧学院建设。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继续关注全省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2022年7月1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文化和旅游厅 0371—69699760

  联系人:谢顺

  邮政编码:450003

责任编辑:毛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