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 > 其他文件 > 提案建议答复 > 2022年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423号提案的答复

民盟河南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动将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结合我省2022年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作,答复如下:

  按照《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件和原文化部等7部委《“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文件要求:到2020年,全省贫困县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保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我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积极推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2022年乡村文化振兴重点工作有六项内容。

  一、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关精神,结合文旅部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情况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二是根据文旅部通知,组织开展第七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开展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开展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评选。继续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二、加快推进“文化合作社”建设。支持引导乡村建立以农民群众为主体,集文化活动、乡创开发、文旅融合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民文化合作组织,发掘一批乡村文化能人,培育一批乡村文艺队伍,开发一批乡村文创产品,孵化一批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力争2022年底,全省各县(市、区)都建设有较为成熟的乡村文化合作社,为乡村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选取100家乡村文化合作社作为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村,组织开展文化合作社经验交流观摩活动。组织开展“乡创美拍”线上交流活动,为文化合作社提供创作、分享、互动服务。鼓励各地持续开展“寻找村宝”“乡村村晚”等线下活动,对最佳村宝、村歌、村艺、村画、村晚等进行表彰。搭建乡村文创孵化交易平台,带动乡村文化合作社文创农创产品的展示销售,推动当地非遗、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推行“荣誉社长”制,吸引文化艺术类专家对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指导。

  三、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2月份组织召开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部署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计划6月份启动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9月份确定10个县(市、区)、30个乡镇(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00个村(文化合作社)为优秀单位并进行资金补助。

  四、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2022年“河南省惠民文化节”,围绕“喜迎二十大 欢乐进万家”主题,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整合贯穿全年的各地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展示全省群众文化建设成果和群众文化风采的平台。其中省厅统筹组织的活动包括:“群星耀中原”河南省群众合唱展演、广场舞展演,河南省艺术摄影大展、民间艺术大展、书法美术作品大展,“书香河南”2022全民阅读活动,河南省文化艺术“群星奖”大赛,河南省少儿才艺大赛,“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等。积极参与全国“群星奖”音乐舞蹈大赛和戏剧曲艺大赛,组织参加全国“村晚”“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及各类全国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

  五、命名河南省“美好公共文化空间”。计划7月份启动举办河南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11月份完成命名50个河南省“美好公共文化空间”,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六、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持续实施河南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完善“文化豫约”服务平台功能设置和服务项目,推动各级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全面提质增效。适时举办线上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创新试点。10月份组织开展全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专题督导工作。

  感谢贵单位长期以来对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关注全省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2年6月2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文化和旅游厅 0371—65909345

  联系人:席泽东

  邮政编码:450003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