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新视域新打法 河南文旅“十四五”全面换道

新视域新打法 河南文旅“十四五”全面换道

  河南文旅,全面换道!

  继先后系统性重构开发区、创新体系、招商引资、能力作风等后,河南新一轮改革的重点,指向了文旅。

  近日,《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在过去发展基础上,《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河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经具备弯道超车的优势和条件,正在进入换道领跑新阶段。

  《规划》明确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基本路线和主攻方向,强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加快将河南建设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大力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旅文创产业,并把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全省实现‘两个确保’的十大战略之一,这在河南文旅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可以说,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河南文旅全面高质量发展号角,而《规划》则在新视域基础上,通过战略性、全局性、牵引性的谋划布局,通过项目化、方案化、清单化的细则,给出了兼具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河南文旅“十四五”全面换道“新打法”。

  新视域:新发展格局下中原文化的时代价值

  《规划》中谈到河南文旅发展环境时强调,要“坚持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观念,应对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变革”。这里其实指向的是,《规划》全面重塑了看待中原文化的视域,从过去“传统”的全省、区域等中跳脱出来,更多的从中华文明史视域、大河文明视域、行业视域、国家战略视域等全新视角,来审视、定位、谋划以及更好地发挥新发展格局下中原文化的时代价值。

  这种新视域的关键,首先是从中华文明史的角度,来审视中原文化的价值。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诞生和发展的中心,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关键地区,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核心地位。

  “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迎来复兴,迫切需要传承发展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率先实现复兴。

  《规划》对河南文旅战略定位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推动文化旅游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域深度融合,加快将河南建设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这种新视域,还是在新发展格局下,来审视中原文化的价值。

  《规划》强调要用“全局性观念”,力争河南文化和旅游在新发展格局中进入中高端、处于关键环。这种全局性观念,首先指向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站在全国层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率先实现复兴。而具体到河南,当下已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论是“两个确保”大局,还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均需要将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转变为发展优势。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四个强省之一、把“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纳入现代化河南建设全局统筹安排、重点推进。

  这种新视域,还是在文旅产业发展新趋势和环境下,来审视中原文化的价值。

  进入新发展阶段,文化产业走向高质量、高层次、精细化发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时代命题。

  与此同时,数字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抓住数字化变革的“时间窗口”,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国内外市场融合,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文化产业数字化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发展的“必修课”,更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必选项”。

  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局面正在打开,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通过创意激活和科技赋能,也成为了河南文旅全面换道的“必选项”。

  新打法:全面重塑河南文旅体系、空间、模式、机制

  首先,突出创意激活和科技赋能。

  推动数智文旅、创新文旅已成为河南文旅的基调和本色,走出科技助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本,是《规划》中明确的十四五新打法的关键一步。

  《规划》把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作为推动河南文旅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最突出的动力。

  《规划》也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旅游治理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推动河南文旅产业从资源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此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

  数字赋能之外,另一个重要导向是对于文创的重视。

  《规划》一方面,强调加强系统保护,挖掘时代价值,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脉串联文旅资源,创新沉浸式研学游方式,依托现代数字技术,推动黄河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讲好黄河故事、中国故事,塑造“行走河南、读懂历史”文化品牌;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形成产业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特色鲜明的全链条文创产业,壮大文旅文创市场主体。

  其次,用系统思维来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规划》强调用整体性思维,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闭环推进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与经济社会全局实现高度融合、联动发展。“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作为“十大战略”之一,其实是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把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放到大局、变局、全局中来看,来谋划布局文旅文创融合工作。

  比如,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呈现出了“带、线、点+园区”的综合形态,而且《规划》特别强调“跨区域”的合作和共同体的概念,强调整合省内古都、黄河、运河等线性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从而打造出全方位、多层次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和生态。

  第三,以“项目为王”来推动文旅全面高质量发展。

  《规划》全面贯彻了“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未来河南文旅高质量发展中,也将会以高密度、高强度的项目招引、建设为支撑。其中特别强调,建立省文化旅游重点领域动态项目库,打通各级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项目库,构建省、市、县三级“责任制+清单制+项目制”跨区域跨行业的文化旅游项目动态管理体系,协同推进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省重点项目库。

  与此同时,《规划》提出的高标准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等一系列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是这种精神的最佳体现。随着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全面展开,河南未来将会落地一大批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引领的重大项目。

  可以预见,“工程化、项目化、方案化”将成为贯穿河南十四五文旅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法论。

  第四,文旅与乡村全面振兴结合更加紧密深入。

  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是重要领域。发展乡村旅游是落实河南省委决策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文旅文创强支撑的重要支点。

  《规划》从不同层面,强调聚焦乡村振兴,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有效整合产业要素和创新要素,创新“文化+”“旅游+”“古镇+”等模式,坚持以生态优先、共建共享、全域发展等理念创新引领乡村旅游发展、振兴乡村文化,实现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河南是农业、人口和文化大省,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

  《规划》对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视,成为一大亮点。在文旅融合时代,乡村文化资源的外延和内涵明显扩大。对于地方来说,旅游资源、农业资源、返乡创业人员等都是乡村文化资源的有生力量,这些力量有机结合,不仅繁荣了乡村文化,也将会释放乡村文化巨大的能量,对于激活农村资源、激发农民动力、激励农业发展,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作者:杨建国)


  相关链接: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公布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