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河南日报客户端》
仰韶悠久的酿酒史进一步印证了仰韶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根源

  仰韶文化是生命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史前文化之一,仰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主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

  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市召开。100年前,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了仰韶文化发现地。

  自1921年第一次发掘惊艳世界后,仰韶村遗址再度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使一种新的史前文化类型被发现并以“仰韶”命名。

  “仰韶文化孕育了成熟的粟作农业,以彩陶为代表的物质文化空前繁荣,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晚期开始了早期城市化进程,仰韶文化研究是探寻华夏民族起源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关键所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海表示。

  纪念大会的召开,让“仰韶文化”再次出圈,同时也让“彩陶文化”“考古学”“农耕文明”“小口尖底瓶”以及“酿酒”等热词回到公众视野。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再次印证了酿酒与农耕文明的关系以及仰韶先民的悠久酿酒史。

《河南日报客户端》仰韶悠久的酿酒史进一步印证了仰韶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根源

  彩陶文化是仰韶文化最绚丽的底色

  大河奔涌,在豫陕晋交界处挥洒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距今5000年至7000年前,华夏先民们在这里建村落、事农桑,并抟土制陶,勾画狩猎、渔牧、星月等景象,形成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这就是“仰韶文化”。

  由于仰韶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绚丽的彩陶,因此早年一些研究者也直接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自1921年至今,经过百年的调查、发掘和研究,考古学界对仰韶文化的起源、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等问题都有了深刻的认识。研究表明仰韶文化前后历时2000余年,可以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仰韶文化早期距今7000—6000年,以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是仰韶文化的开始阶段,彩陶以黑彩为主,图案多写实,如鱼、蛙、人面纹和几何纹等。

  仰韶文化中期距今6000—5300年,以河南陕县(今三门峡市陕州区)庙底沟遗址为代表,是仰韶文化的大发展阶段,彩陶以黑彩为主,还出现红彩、白衣彩陶等,图案主要是由几何纹构成的花卉形图案。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庙底沟彩陶的主题花卉图案描述的是玫瑰花的形象,因此有“华山玫瑰燕山龙”的诗句。

  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300—4600年,是彩陶的衰落阶段,彩陶以红彩为主,图案趋于简单,有条纹、网格纹、折线、圆点等。

《河南日报客户端》仰韶悠久的酿酒史进一步印证了仰韶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根源

  仰韶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代表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是刀耕火种的代表,是中国史前文化之巅峰,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点亮人类早期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说起农耕文明的演变过程,具体有以下三方面体现形式。首先是生产力大转变,文明形态从渔猎文明转向农耕文明。渔猎文明,山川丛林中生存,以捕鱼狩猎为主的经济形态,渔猎所获是他们衣食的主要来源;农耕文明,于平原之地聚族而居,由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等,其主体包括管理理念、语言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

  仰韶时期的人们过着以农业为主,畜牧、渔猎和采集为辅的定居生活,展现了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的史前社会变迁。仰韶文化时期的生存环境、居住模式、村落形态、经济手段、日常生活等文化形态,是原始社会到氏族社会、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的见证。

  其次是生产工具革新,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主要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是依靠天然取火,新石器时代会人工取火。制陶业、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制造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

  通过仰韶时期人们的生产捕捞方式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已经逐渐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在仰韶遗址出土的各类工具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具备基本的农耕和畜牧的条件,表明已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磨制石器、制陶和纺织的出现,也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

  再者是社会结构转变,即从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人类社会按照血缘组织关系可分为父系社会和母系社会两大类。父系社会是由同一个祖父的男性后代吸收外来女性组成,随着农业的发展,男子逐渐从渔猎活动转入农牧业生产领域,男人的体力更适合耕作,成了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从而取得权力,母系社会开始进入父系社会。

  一般认为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在距今六七千年时达到繁盛,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因此有可能处于转型期,且其中各个文化时期发展状态不同。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河南日报客户端》仰韶悠久的酿酒史进一步印证了仰韶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根源

  小口尖底瓶进一步佐证仰韶先民悠久的酿酒史

  酿酒,早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运用粮食发酵来酿造“酒”的技术。酿酒首先要考虑的是环境因素,也就是酿酒的先天条件。当时,先民处在南北交接“生态过渡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该地由于大暖期的来临,气温升高,气候变为暖湿,促使了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进入大发展时期,从而加速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

  同时,受地壳运动影响,黄河夹带上流的黄土不断沉淀,形成了丰厚的黄河谷地,这片地区黄土堆积丰厚,矿物质丰富,再加上地处暖温带南缘,东亚季风带来了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气候环境,最早的稻、黍、粟等粮食便在这里生长。这时的仰韶先民,已经开始了稳定的有组织的聚落生活。与此同时,在夜以继日的日常劳作中,他们通过仰望星空、夜观天象,总结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精神理念,奠定了最初的农耕智慧。

  从小口尖底瓶的酿酒史实被发现到大量的小口尖底瓶出土,这更加说明了,酿酒在当时已经是十分普遍的活动,人们将其用于重要的祭祀活动与重要仪式场合的品饮,可以说,酒在仰韶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仰韶人的生活中不可无酒!

  2020年8月,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开展“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在河南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启动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

  9月29日,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发布重要考古成果,在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中期、晚期小口尖底瓶样品中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很可能是以黍、粟、水稻、薏苡、野生小麦族和块根类植物为原料制作的发酵酒,采用的是发芽谷物和曲发酵两种酿酒技术。专家认为,甲骨文中记录了两类酒,即“酒”和“醴”。前者是用发霉的谷物进行发酵的酒;后者则是用发芽的谷物酿造而成,酒精度相对较低。这两种酿造工艺在5000年—7000年前的仰韶村遗址尖底瓶残留物中均有发现,为仰韶文化中心区域粮食酒的酿造和消费提供了直接证据。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