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平安建设专栏 > 河南平安要闻

【喜迎党代会 阔步新征程】一方平安的家园

  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喜迎党代会 阔步新征程】一方平安的家园

  郑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员突击队奋战在战“疫”一线。刘书亭 摄

  于国家而言,平安是发展的基石。

  于百姓而言,平安是幸福的源泉。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学习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手抓保安全、护稳定,一手抓打基础、谋长远,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分别达96.73%、96.40%,创历史新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创新“枫桥经验”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河南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平安河南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平安河南建设的指导思想、阶段目标、任务要求,从顶层设计上指导平安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全省开展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为目标、为抓手、为检验的平安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创建活动,创造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从基层抓起,从源头做起,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等融合治理,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和矛盾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4月10日,焦作市惠民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秦玉梅受解放区王褚街道办事处综合治理办公室、司法所的邀请,走进社区处理一起因拆迁款、赡养等引发的家庭矛盾,她耐心倾听、悉心引导,终于化解了父子3人20年来的恩怨。

  下好基层社会治理“先手棋”。全省接续开展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专项行动,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最大限度避免民转刑和极端事件发生。今年1月至9月,全省共排查化解较大矛盾纠纷41.66万件。

  全省三调联动机制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形成了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解局面,不断涌现出在全国叫得响的经验做法。

  登封市法院繁简分流审判模式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作介绍。新乡家事审判模式两次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并在全国法院系统推广。西平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突出,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平顶山市新华区等地整合网格资源力量,推进多网合一,打造全科网格,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收效良好。

  目前,全省16.7万名人民调解员、34.7万名网格员活跃在基层,村村见警、格格有警,网格化覆盖率近100%;全省还有平安志愿者69.7万人,乡村两级治安巡防队员46.9万人,专群结合的工作格局不断巩固。

【喜迎党代会 阔步新征程】一方平安的家园

  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辅)警坚守岗位,在闹市街区执勤巡逻时提醒小朋友注意出行安全。刘书亭 摄

  解决“急难愁盼”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法院的先行判决太及时、太重要了,这500万元就是我们公司的救命钱啊!”9月16日,河南黄淮学院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代表将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了省高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

  该案是上诉案件,争议较大,为保障企业权益及时实现,减轻企业诉讼负累,承办团队决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双方均无争议的500万元履约保证金先行判决,给这家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如何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主责主业有机结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全省政法机关立足本职工作,践行初心使命,提高司法办案质量,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近年来,省委政法委组织全省政法机关连续开展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累计推出近600项便民利民措施。为更好给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提供司法保障,省委政法委协调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发布《关于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法律规定的通告》,推动依法防疫。在省保障救灾防疫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指挥部组织下,全省政法机关走访受灾群众42.04万户、化解矛盾纠纷5.37万余件、破获涉灾涉疫刑事案件53起、办理涉灾涉疫治安案件857起。

  改进政法公共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让群众办事更便捷。省公安厅建成“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三期工程;省高院优化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12368诉服热线,为当事人提供全流程线上服务。今年前5个月,全省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8.2万人次,受理人民调解1.6万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万件。

  强化民生领域执法,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前6个月,全省法院执结涉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3316件,执行到位金额2.87亿元。全省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办理信访申诉案件2270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省公安厅持续开展涉民营企业“挂案”清理专项行动,累计挂牌督办各类“挂案”925起。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郑州市在“郑好办”APP上开通法律援助申请通道,深化公共法律服务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办事等功能。南阳市推出酒驾醉驾专项治理、打击电诈专项攻坚、平安校园创建等平安护民实事,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三门峡市把“三零”平安创建与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的“五无乡镇(街道)”“六无村(社区)”创建活动统筹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举措,确保取得实效。漯河市开展“四必访、六必进”走访服务,建立“亮诺、践诺、评诺”爱民实践和涉企服务机制,为企业解难题2590件。

  严打黑恶势力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黑恶不扫,社会难稳;黑恶不除,民心难安。

  我省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各类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团伙,组织开展了“雷霆行动”等专项行动,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中警力、专案专办,确保案件准确定性、快速侦办。

  涉黑涉恶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三年专项斗争期间,全省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1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和团伙1299个,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330.72亿元;判决生效案件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141个2628人,判决生效恶势力犯罪案件1446案7965人,一大批称霸一方的黑恶势力被打击处理,一大批盘踞多年的犯罪团伙被连根拔起。

  2020年,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比上年下降8.6%、破案数上升28.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比上年分别上升109.96%、46.68%,破案绝对数、抓获绝对数均居全国第一。同时,我省积极开展深化校园及周边安全专项治理,全面加强学校学生安全工作,织密织牢“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安全防护网;加强重点领域行业物品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风险隐患,有效改善了全省社会治安环境,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河南平安建设的根基必将打得更牢、防线必将织得更密,必将汇聚起最强大的力量,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最坚实的平安保障,以河南一域之稳定为全国之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专家点评

  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设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有效建立了平安建设领导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体系,不断健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目前,全省正如火如荼开展“三零”创建活动,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努力实现本质安全的重大举措,是创造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治本之策。

  全省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从关口前移、工作下沉,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主动化解、源头防范,控新治旧、标本兼治,依法治理、公正规范,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等6个方面对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安排,随着各地实践的深入,成效正逐步显现。

  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组织助推、社会力量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完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公共安全管控体系“五大体系”;创新优化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基础、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现代方式;健全组织领导保障机制、社会治理中心实战机制、平安建设信息化支撑管理机制、队伍力量建设机制、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五大机制”,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设新格局。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徐航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