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 > 文件库 > 提案建议答复 > 2021年

对省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第637号建议的答复

雷雪芹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全国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基地的建议》收悉,经与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洛阳市政府、省科学技术厅共同研究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河南地处中原,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自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以后,便成为了历代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省内为数众多的石窟寺建筑遗产便是佛教文化在河南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河南全省石窟寺现存近百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地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其中,龙门石窟是我国历史上北魏和大唐王朝建都洛阳时期开凿的规模最大的皇家石窟造像,是中国五世纪末至八世纪中叶佛教雕刻史上最伟大的杰作,是佛教艺术和佛教文化在中国发展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文物局和有关单位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持续推进石窟寺保护工程。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石窟寺的保护力度,先后共计投入资金4419.1万元对龙门石窟、巩义石窟、卫辉香泉寺石窟、云梦山摩崖等6处石窟寺实施了保护工程,其中龙门石窟开展了万佛沟区域地表防渗排水治理及危岩体加固、龙门石窟敬善寺区域综合治理、龙门石窟宾阳洞雨棚修缮、龙门石窟擂鼓台区域石刻保护修复前期勘察研究等项目,极大改善了我省石窟寺的保存状况。

  (二)推进管理机构建设,加强文物本体监测。全省22处重点石窟寺中,龙门石窟、鸿庆寺石窟等9处设有专职管理机构,人员780人;22处石窟寺全部做到定期监测巡护。其中龙门石窟建成了龙门石窟世界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对龙门石窟区域环境和文物本体病害监测,为龙门石窟更加科学地保护、管理提供依据,其2018、2019年度报告均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优秀年度报告”。洛阳市将龙门石窟研究院调整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处级,经费由自收自支调整为市财政按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保障,并调剂增加龙门石窟研究院事业编制名额,对引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按政策规定享受奖励补贴、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

  (三)深化研究,挖掘河南石窟寺文化内涵。以龙门石窟为重点,转变理念,开展石窟寺遗址考古调查,近年来先后出版《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与洛阳佛教文化》《龙门石窟与西域文明》《龙门石窟:北魏佛教研究》《龙门石窟考古报告:东山擂鼓台区》等学术专著。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香山寺考古队,自2016年起对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已发掘3000平方米,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四)加强石窟寺数字化工作。依托龙门石窟研究院,持续加强石窟寺的数字化工作。2005年启动“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工程”,至今已完成80%窟龛的数据采集工作,建立了石窟三维数据库,对部分洞窟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效果的应用展示,制定了文物系统第一个省级地方标准《石窟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规范》,已经具备了建立龙门石窟数字档案的基础条件。

  (五)加强展示利用,服务社会。河南省22处重点石窟寺中,有16处目前对外开放。我们依托龙门石窟,利用丰富的文物资源,积极做好文物策展、文物外联等工作,精品文物近年来赴日本、希腊、瑞典等国参展,2019年在台湾佛光山成功举办“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2020年,克服疫情影响,赴广东省博物馆“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六)成立石窟专业委员会,密切交流与合作。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6月,其秘书处设在龙门石窟研究院,并于2010年创刊《石窟寺研究》,已出版10辑。近五年来专委会先后在河南巩县石窟、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四川乐山大佛、河北响堂山石窟等地,以石窟艺术考古、石窟窟檐保护、新技术在石窟考古中的应用等主题组织召开年会暨专题研讨会,为推动行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七)有效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1号)精神。我省制定《河南省加强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方案》和《河南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计划》,组织省内7家对外开放石窟寺景区开展游客承载量的核算公布工作,并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十四五”石窟寺考古工作计划》,加强包括龙门石窟在内的全省石窟寺考古工作。组织草拟了《河南省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出加强石窟寺保护研究机构建设,努力将龙门石窟研究院建设成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基地等内容,省政府即将印发。

  (八)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洛阳建设全国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基地。一是在《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了“融入‘中国石窟’文化品牌,建设全国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基地,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发展任务,并将全国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基地列为洛阳市“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和副中心城市建设文旅专班重点任务,着力在项目用地、政策资金、人才支撑、机制体制等方面予以全面保障。二是组织龙门管委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高标准编制《龙门园区十四五综合发展计划》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十四五科研工作计划》,进一步落实落细全国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基地建设任务。三是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龙门石窟研究院投入950余万元,先后完成龙门石窟监测预警系统的四期建设,为龙门石窟的保护技术研究、保护治理工程实施、保护治理效果评估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目前正在积极实施监测系统升级提升优化。四是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2008年已列入我省首批重点文物科研基地名单,主要方向是石窟寺考古研究。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和相关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责任,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重要讲话精神及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讲话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1号)要求,积极支持洛阳建设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基地。将根据国家关于科研基地申报要求和时间安排,依托龙门石窟研究院的考古与学术成果,积极申报石窟寺考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和石窟专业实验室等项目,申报石质文物保护工程中心和科技实验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建设石窟寺保护专项研究中心,打造面向全国的石灰岩石窟寺石刻文物重点保护研究基地,充分发挥行业中坚、区域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上述基地及中心创建,依托龙门石窟博物馆、文物标本库房、石窟寺文化艺术交流培训中心等项目,我们将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及时启动全国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基地申报工作。

  感谢您对文化文物工作的关心支持,并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委员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021年8月27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0371—63511073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