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河南日报客户端》从郑州走出去的著名考古学家

《河南日报客户端》从郑州走出去的著名考古学家

  他是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

  他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主持人。

  他提出了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

  他是李伯谦,一位从郑州走向世界的著名考古学家。

  7月17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全国各地大学、考古院所、博物馆的近百位考古大咖云集郑州;河南省、郑州市文化、文物界领导、专家也汇聚一堂。他们从全国各地而来,是为了参加李伯谦学术思想研讨会——李伯谦先生教学、考古60周年系列活动。活动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郑州州嵩山文明研究院承办。

  李伯谦,1937年生,河南郑州人,著名考古学家。1956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并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先后担任北京大学考古系副主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长兼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近年来担任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会长。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李伯谦就投身于中国青铜时代考古。他参与编写全国高校通用教材《商周考古》,并先后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和安阳殷墟、北京昌平雪山和房山琉璃河、江西清江吴城、湖北黄陂盘龙城、山西曲沃曲村等夏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李伯谦所著《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一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青铜文化的谱系和特征,它标志着中国青铜时代考古进入一个新阶段。

  1996年,李伯谦任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是该工程考古领域的总负责人。2000年,他主持起草了《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几点设想》,并且出任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主持人,为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坚实基础,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

  在李伯谦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大家踊跃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谈李伯谦先生的教书育人、考古贡献、学术思想。李伯谦先生学识渊博,著述丰富、对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夏商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六十年的教学、工作 、科研中,他不仅完善了商周考古教学模式,构建青铜文化结构体系 ,确立三代年表,更注重全力打造高水平教育平台,致力考古人才培养 。从事考古工作60年来,李伯谦在田野考古发掘、教学工作的同时,潜心于考古学理论研究,他提出的“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文明形成的“十项判断标准”、文明进程的“三个阶段”等学术观点,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最令河南考古界感动的是,李伯谦先生退休后,更加关注家乡河南、郑州的考古事业发展,近年来河南很多的重大考古发现、重大研究突破都与李伯谦先生息息相关,新密新砦遗址、郑州老奶奶庙遗址、郑州东赵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等等,很多考古工地上都有他的身影。郑州东赵遗址发现了“三套城”,在他的推动下,东赵遗址被列为郑州市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古城被保护下来了。巩义双槐树遗址因他命名的“河洛古国”而引起广泛的关注。

  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德高望重的李伯谦先生一如既往地低调谦逊,他说,非常感谢大家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参加研讨会,嵩山文明研究会围绕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希望更多的考古人加入进来,共同推进文明起源研究。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