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力战疫专题 > 新闻动态

当非遗“撞”上直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它既是历史的活化石,又是文明的基因库,凝结着中华传统文脉的智慧结晶。

  非遗的活态保护和传承,离不开传播和共享。但是,曾几何时,由于传播渠道有限和宣传手段匮乏,非遗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很多从业者陷入了困境,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也完全没有接触非遗的“窗口”,更谈不上兴趣。于是,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和文化爱好者开始思考如何使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所幸,互联网时代到来了,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非遗迎来了新生。

  今年6月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响应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号召而开通抖音官方号“河南非遗”之后,收获了意外之喜。相关负责人尚雨田介绍,账号开通之初邀请知名主持人韩佳、网络红人晓璐和四位非遗传承人进行的两场直播带货活动,播放量、点赞量和销售额的数据都相当不错,不久之后集中推送的戏剧和曲艺类视频也快速吸粉。“成绩最好的是一个由年轻人演唱的传统曲艺作品《小黑驴》,播放量接近20万次。”尚雨田说,“咱们河南真是戏剧曲艺大省,播出这些视频以后,粉丝黏性也比较高,现在每次放出视频,播放量都会很快上升到两三万次左右。”目前,省非遗中心正在尝试与一些科技公司和专业团队进行沟通和合作,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加入进去。

  而在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大V”涌现出来,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搜索“河南非遗”字样,会发现很多号表现亮眼,比如“舌尖上的开封”“寻味鹤壁”等,发布的作品点赞量少则上千,多则数万。通过平台私信,记者联系上了“寻味鹤壁”的视频指导、80后小伙儿段红涛。目前,他们的团队有5人,分工明确,今年4月份开始做直播和短视频。“我们想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把家乡的美食尤其是非遗类美食挖掘出来,把它们和背后的故事传播出去,也让网友了解到餐饮创业人的不易。效果挺好,作品最高的播放量在100万次以上。”段红涛介绍,一般来说,团队会先拍摄店内环境和拿手的美食,再拍摄店铺老板的故事,一段短视频,常常要拍一到两天,“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录制的这些老板都是普通人,面对镜头难免会紧张,这就需要很大的耐心跟老板沟通。不过,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比较接地气。”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很多铁粉会根据他们拍的店家挨家挨户去品尝,甚至有粉丝开玩笑说:“你们能不能更新慢点,我们都吃不过来了!”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在主动“出击”。洛阳市洛宁县素有“北国竹乡”之称,竹编历史悠久,2015年,洛宁竹编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家住陈吴乡大原村的传承人张永杰今年已经72岁,他15岁开始学习竹编,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出国交流。曾经,在他的带动下,100余户贫困户通过竹编手艺脱贫。后来,竹编市场一度“沉睡”了,当地不少像张永杰一样的手艺人因为没有订单离开了这个行业。直到有一天,他在年轻徒弟的推荐下“发现”了短视频平台——视频里,青色的竹篾在飞舞,背景音乐是时髦的流行音乐,评论区里“666”像波浪一样涌起。目前,这门隐藏在山村里的手艺吸引了10万余“老铁”的关注,几乎每天都有新鲜出炉的竹编制品从村里发出,发往全国各地。曾经的手艺人们,也渐渐地回来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改变就这样发生了。在几十秒的短视频里,一个个看似“高冷”的非遗项目被消解成了鲜活的制作和展示环节,粉丝们仿佛就站在非遗传承人面前,听得到他们的呼吸和心跳……

  一份平台数据报告显示,在非遗题材的短视频下面留言的,其实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在流量的加持下,非遗文化乃至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俘获了年青一代的心。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非遗会走进更为广阔的天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卫那份独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倔强和骄傲。


  站在“风口”放风筝

  文:赵月琴

  在“云端”展示非遗好物,带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和地方特色的非遗产品飞向了全国各地,飞入了千家万户。站在网络直播的风口潮头,宋长虹将宋室风筝放飞得更高、更远了……

  宋室风筝是开封传统手工艺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题材广泛、造型逼真、画工细腻、扎工精巧而深受大家喜爱。宋长虹是宋室风筝第六代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宋天亨学习传统风筝制作。宋家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开封,几代都是手艺人,扎风筝、糊灯笼、糊屏风、糊纸盒……当初,宋长虹并不太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让自己学做风筝。随着时间推移,宋长虹颇有感触:自己作为非遗传承人,实在不应该把这个手艺丢掉。几年前,她辞掉工作,用全部的精力跟着父亲学习做风筝,时有创新。

  比如,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费时费力,为了推广技艺,宋长虹琢磨着把复杂的工艺简单化,选用父亲原创的“双头鹦鹉”风筝设计出材料包,推广风筝体验教程,力求让大家在短时间内学会扎、糊、画、放等技艺,让一个人的“艰苦手艺”变成一群人的“快乐体验”。2018年3月,她被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为“优秀文艺志愿者”;2019年6月,她荣获第四届“丝路中原”文化娱乐盛典年度传承与创新大奖;2019年12月,她的作品《百蝶图》风筝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入围奖……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传统推广销售模式,当然,危机中也往往蕴含着机遇。搭上网络直播的快车,非遗传承也呈现出更多可能。今年6月,宋长虹应邀参加“非遗传承健康生活——河南省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直播,她从风筝的历史讲到宋室风筝的现状和传承,从风筝作品展示到材料包讲解,网友在直播间里学知识、长见识。满屏的好评给了宋长虹很大的激励,也让她在镜头面前表现得更加从容自信。

当非遗“撞”上直播

宋长虹(右)在直播中

  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在“金夏有约·云赏汴梁——开封文旅暑期百场云直播”活动中,宋长虹精心准备,以最好的状态面对镜头,效果颇佳:此次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超过2000万人次,有效评论互动2万余条。此后,她还参加了“我和我的家乡在抖音——百城好物之豫见家乡好物”等一系列活动。

  近几年,宋长虹曾先后开展风筝体验课数百场,体验人数达到上万人次,但课堂再大,人数总归是有限的,直播打破了空间概念,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不过,做直播和平时上课的感觉截然不同,每一次,她都精心准备讲解词,事先对着手机、镜子一遍遍地练习。宋长虹说,父辈当年做风筝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现在时代不同了,要让非遗走出去,就要创新推广宣传的方式。

  通过直播活动,宋长虹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能力,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认为,在国家和政府重视非遗传承的大环境下,网络直播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让非遗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不但要传承好技艺,还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把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喜欢、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世界的大门

  文:宋红丽

  我是濮阳市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宋氏扑灰神像年画第五代传承人。由于出生在画匠世家,我从小耳濡目染,七岁开始学习画画。一开始,家族手艺是传男不传女的,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技艺开始衰退、流失,家里人也渐渐改变了观念。1995年我的爷爷去世后,我便承担起传承手艺的重任。那段时间,我一边练习绘画,一边了解人类起源的文化解释等民俗知识,参加附近各地庙会了解民俗民情,还要跟客户讲解扑灰年画的艺术渊源、神像类别、有哪些禁忌等。

  先来说说扑灰年画吧,它由纯手工绘制而成,题材上主要包括古代神话、民族历史故事和儒释道神像画系列,可以反映人生礼仪、节日风俗和艺术生活,构思奇妙,风格古朴,画风典雅,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也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

  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扑灰年画的制作工序很复杂。首先,它的选材很独特,要用上好的纯棉白布做底版,吸水性好。其次,起稿工具——柳楸的使用很关键,力度大了会断甚至碎成粉末,力度小了就画不上去,手的力度要恰到好处,这个需要多年的练习才能掌握。正是因为如此,需要先将画布钉在墙壁上,手臂90度悬空,有时候在凳子、梯子上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很累。第一遍稿子完成后要用墨修复,上底色和花纹,然后为画中形象粉脸、描唇、开眼……画完后晾干取下,裁边装裱,才算完工。

当非遗“撞”上直播

柳楸,方言里也叫做黑条儿、黑丑儿,是由柳条烧制而成的炭条,相当于古代的铅笔,用于描图,如果画错了就用软布弹去,这也是“扑灰年画”名称的来历。

  之前,在濮阳市水秀街,我设立有展览位置,让更多人近距离观赏到扑灰年画。今年年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濮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小江向我推荐了一个直播平台,还说“民间艺术+电商”是发展的大方向。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这个平台。

  在两个月的线上培训后,我在这个平台上开启了直播生涯。突然,我好像发现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一方面,我与喜欢非遗的网友在线互动,先后销售出年画作品86幅,销售额4万多元;另一方面,我还认识了很多非遗传承人。就像我的昵称“灰姑娘”一样,很多非遗手艺人的名字都与自己的手艺特征有关,比如绣姐、香包奶奶、茶公主、紫砂君、牛管家、羊倌……在这个直播平台上,全国各地的手艺人们还建立了自己的“家族”,取名“非遗潮”。我们聚在一起聊非遗文化和匠人精神,我们的口号是“非遗潮,潮中国,让你的生活潮起来”……

  有时也会遇到一些专家、学者。有一次,我在直播间遇到了哲学教授李安,他说第一次看到濮阳的扑灰年画时很惊讶,这种画看起来有点儿“俗”,但恰恰体现出了民俗文化的本质。还有一位国学专家马新说,非遗艺人们在网上用自己的艺术讲神话、讲国学,其实是在讲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当非遗“撞”上直播

宋红丽在制作扑灰年画

  和这些专家、同行和爱好者聊得多了,我越来越发现,传统文化就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海洋,是一个永远也解释不完的世界。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不应被忽视和遗忘,而应该一直保存下去,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

  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母亲艺术”,能与它结缘,我感到很荣幸。我也希望有更多人通过直播平台分享非遗故事,探讨非遗直播转型路径,见证非遗人的成长之路,了解非遗人背后的故事,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专家观点:

  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文:杨志敏

  以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起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走进国人视野已经近二十载。至今,我国已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位。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截至目前,我国已相继公布了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五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公布了1577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432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378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绝大多数县(区)也公布了本级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

  当今,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给新时代的非遗保护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基于此,结合我省的非遗保护工作,笔者有一些思考。

  非遗保护要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只有将非遗与时代相结合、与市场相结合,才能真正使“遗产”变成“资产”。比如,可以通过开发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非遗文创产品,赋予非遗产品系统性、普及性及经济附加值,促进非遗产品的多样化、市场化。例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腾讯公司,通过“互联网+非遗”打造和推广富有河南特色的“黄河之礼”新文创,挖掘钧瓷文化资源。未来,腾讯团队还将从数字小程序、音乐、短视频、QQ手办、表情包、文创产品等六个维度,依托我省丰富资源,合力打造“老家河南”品牌,进而催生新产业的诞生。当下,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非遗文创走向市场,在年轻人中刮起了“非遗风”,非遗文创作为市场“蓝海”,仍有巨大的开拓空间。

  在迈进消费社会的当下,品牌的力量时刻影响着消费者,而非遗正是经过时间沉淀和信誉凝练的文化“品牌”。提升非遗的市场影响力,就要把“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如11月16日,“中国·西华第四届胡辣汤大赛”在周口拉开帷幕,来自全省的48支队伍激烈角逐,不仅提高了胡辣汤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还进一步强化了河南非遗美食胡辣汤的品牌效应,更有力推动了河南非遗技艺和优质非遗产品走向全国,不失为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

  探索非遗传承新趋势,就要利用新技术、借力新媒体。如把互联网+、VR、AR等高新科学技术元素融入非物质文化产品设计中去,增强其魅力,提升其价值。当下,借助“短视频”赛道,非遗再次起航——近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杨乘虎说:“在8.5亿网络视频用户中,短视频用户占到了7.73亿。2019年开始,短视频有了特别鲜明的转型,内容上面体现出了非常鲜明的文化赋能的特点,比如刺绣、剪纸、印染皮影、竹编等非遗借助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变成了网络传播的热词和热点。拿抖音来说,1300多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抖音传播了1200项相关内容,传统文化短视频就有6500万条。在快手上,1800万条非遗视频,累计观看超过300亿,获赞超过7亿。”

  直播带货的风头正劲,今年6月6日、7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两期“非遗传承健康生活——河南省2020年非遗购物节”直播推介活动,邀请了传统膏药(济世堂李占标膏药)、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玉雕(镇平玉雕)等18个非遗项目入驻,吸引观众超过55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刘成恩介绍:“明年准备针对非遗传承人开展一期网上销售培训,增强他们利用新媒体的意识,培训他们利用新媒体销售的实操技能。”

  当然,非遗保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一如既往、久久为功,深刻把握当前非遗工作的新视野、新格局、新思路、新经验、新趋势,从而共谋新发展,实现新跨越,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