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河南日报》在传承中守护石窟之美

《河南日报》在传承中守护石窟之美

伊河河畔,龙门石窟风光秀丽

龙门石窟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擂鼓台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龙门石窟研究院 供图

  两山对峙,伊水中流,远望如阙。作为我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展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奋发进取的精神境界,见证了中原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

  “十三五”以来,洛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特别是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立足保护、生态优先、适度利用、文旅融合”,推进龙门石窟园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着力把龙门石窟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

  保护与交流再现文化千年辉煌

  近日,在龙门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年之际,两则喜讯传遍河洛大地:龙门石窟被评为2019年度保护管理工作五星等级、龙门石窟监测年度报告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优秀监测年度报告”。

  10月19日,在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学术交流大会上,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6大重要考古成果发布,其探索开辟“抢救性与预防性结合,工程型与研究型并重”的文物保护新路径受到各界关注。

  万里云山丝路情,石窟艺术远名扬。10月18日,“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在洛阳博物馆开幕,让广大游客欣赏领略这些人类瑰宝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龙门石窟构建石窟研究交流合作平台,策划实施“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等文物外展精品项目,共同推动石窟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繁荣发展,让记载于典籍中的河洛文化“走出来”,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遗址“活起来”。

  科技引领不断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前不久,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将3D打印的原比例佛首安放在一尊等身立佛的残像上,佛首和残像的两个断面完全吻合,代表着国内首次实现流散石质造像文物“数字修复”,也让龙门石窟流散在外的文物踏上了“数字回归”之路。

  一路走来,当文物本体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常态,龙门石窟走上“数字龙门”发展之路,广泛利用3D打印、AR体验等数字技术手段,让文物信息得以留存,让缺损文物得以复原,让流失文物得以回归。

  自2005年启动三维数字化工作以来,龙门石窟研究院完成了80%窟龛、院藏部分文物及拓片的三维扫描,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将石窟文化和现代技术融于一体,向世界展现千年凝聚的中华文化瑰宝,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同时,5G网络信号全覆盖、“AR导航导引”“AI讲解3D识别”等配套设施再升级,让游客欣赏体验大幅提升。

  绿色“铺底”点画龙门生态图景

  11月11日,龙门石窟建设发展局的张巧君依照惯例,与同事们一起对伊水游园进行巡查。伊水游园全长1.6公里,占地面积约1020亩,其中绿化面积58万平方米、水系面积3300余平方米,主要建设龙门文化、运动休闲、水系湿地和生态密林等4大景观功能区。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委会主任李金乐表示,我们突出保护优先,致力环境改善,加快文旅融合,持续打造园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的“生态龙门”。2019年以来,龙门园区围绕“水、绿、古、文、秀”五大元素,实施伊水游园、龙门湿地、生态林建设等5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龙门石窟发展底色。

  据悉,在充分尊重和保持龙门区域自然特色和区域人文内涵的基础上,龙门园区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居环境完美融合,用文旅融合为“伊阙碑林”书写发展篇章,用绿水青山为“龙门山色”点画生态图景,用“三区”融合为文物保护开辟全新路径。

  新时代的龙门石窟,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厚重文化重新解读,使千年文物充满活力,担负起彰显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脉的现实责任,在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的进程中奋勇争先。

责任编辑:郭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