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 > 其他文件 > 提案建议答复 > 2020年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30392号提案的答复

王松华委员:

  您“关于统筹打造郑汴洛‘黄河生态文化旅游核心示范带’的提案”收悉。经会同郑州、开封、洛阳人民政府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建设郑汴洛黄河国际文化旅游带的认识及前期开展的有关工作

  按照总书记关于“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的要求,我们提出着力构建“城河互动、区域协同”的黄河国际文化旅游带,重点建设“一带三区”,即郑汴洛黄河国际文化旅游带和黄河小浪底、郑州花园口、开封东坝头等3大文化旅游片区。我省郑汴洛“三点一线”沿黄旅游发展已较为成熟,基本建立了以古都为载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具有先行一步的条件和基础。为此,我们积极向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汇报打造郑汴洛黄河国际文化旅游带的建议,提出“以创建郑汴洛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构建连通古都、黄河、运河的复合旅游廊道,打响‘华夏古都’国际文化旅游品牌”战略思路。目前,这一建议已被文化和旅游部写入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我省印发的《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豫黄河〔2020〕2号),也采用了以上表述。特别是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建设全球知名的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核心板块,并已写入省委省政府近期印发的《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意见》(豫发〔2020〕12号)。重点是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龙头,以城际轨道交通为支撑,推动郑汴洛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整合,聚集文化主题,突出历史记忆、人文地标、城市肌理,以文旅小镇、创意空间、特色商圈、文化主题园、大型演艺项目为主要载体,把郑汴洛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二、关于编制郑汴洛黄河生态文化旅游核心示范带规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郑汴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7〕89号)》提出要建立省旅游局(原)和郑州、开封、洛阳市政府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领导机制。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更好推动郑汴洛黄河黄金文化旅游带建设,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的框架机制下,建立由省领导牵头的郑汴洛黄河文化旅游带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此项工作。关于统筹做好郑汴洛黄河文化旅游带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已启动郑汴洛黄河国际文化旅游带的前瞻性研究和行动方案编制工作。目前,由国内外高水平专家组成的课题团队已完成郑州、开封、洛阳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调研工作,并分别在3地召开了座谈会,形成了初步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积极向文化和旅游部汇报,争取将郑汴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纳入到国家盘子。

  三、关于“突出文旅融合,讲好“黄河故事”

  郑汴洛三市文化资源分布密集,传承谱系清晰,是黄河文化 “根源性、主干性、融合性、延续性”的集中体现。我们拟将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城摞城”遗址博物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大河文明国际论坛等重点项目,以及《黄帝千古情》《只有河南》《印象·太极》等黄河文化演艺品牌写入正在编制的《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并积极向文化和旅游部争取纳入国家规划大盘子。与此同时,郑州、开封、洛阳正围绕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实施一大批重点项目:郑州集中开工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6个黄河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65.6亿元;洛阳加快实施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开封以宋都古城保护和修缮工程为载体,重点建设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州桥及汴河遗址展示馆等。

  四、关于在黄河南岸规划建设高等级旅游公路问题

  省文化和旅游厅已经与省交通运输厅、省自然资源厅等就沿黄旅游公路的规划选线、用地等问题进行了对接,并先后赴陕西、山西开展沿黄旅游公路的专题调研。未来一段时期,一是重点是推动黄河小浪底片区的旅游环线建设,结合我省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构建串联黄河南北两岸的旅游风景道体系。二是推动黄河南岸以S312为骨干,提升开封境内、巩义-偃师-孟津-新安段、洛阳三门峡交界段等的道路水平,建设高规格的沿黄旅游公路。三是以郑州花园口、开封新区、开封黄河大堤、洛阳孟津和三门峡示范段为样板,打造文化自然融合、沿线全景贯通的沿黄生态廊道。

  再次感谢对我省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20年7月2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文化和旅游厅 0371-65906260

  联系人:司志晓

  邮政编码:450001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