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办法 (试行)》(豫政办〔2018〕42号)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考核事项的统一安排,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于2020年5—6月开展了2019年度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考核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考核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度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继续采取线上填报、现场考核、第三方评估三种方式开展。线上填报工作于2019年底完成,现场考核、第三方评估两项工作于今年5月底启动。
现场考核工作分6个小组进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体育局、省科协、省妇联、省文物局等8个单位参与了现场考核工作。各组按照考核方案要求,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现场查看和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各地开展了现场考核。每个省辖市抽查2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抽查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查2个村(社区)。共抽查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的44个县(市、区)、90个乡镇(街道)、180多个村(社区)。6月初,委托第三方公司对全省各地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知晓率和满意度进行评估,暗访了全省52个县(市、区)的104个乡镇(街道)和260个村(社区)。
6月18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协调领导小组联络员会议,通报了考核工作开展情况。6月24日,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批准,2019年度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工作全部完成。
二、2019年度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2020年要在全省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年是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的收官阶段,各省辖市、直管县(市)按照《实施意见》要求,紧盯目标,查漏补缺,加快推进重点改革发展任务,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
一是各地党委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各地将公共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提升文化治理能力、落实意识形态责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工作加快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机制,加大财政、人员、制度保障力度。郑州市积极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明确了30多项重点任务,谋划启动90余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重大项目,总投资4209亿元,年度投资近800亿元。洛阳市不断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2769万元,人均文体传媒经费达179.8元,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鹤壁市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市“八大工程”,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强化了对公共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各地结合中心任务和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施,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重点任务。截止2019年底,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了99.9%,县级总分馆制建设率达到了87%,实现了已具备总分馆建设条件的县(市、区)全覆盖,标准化建设和法人治理结任务已全部完成。
三是各项文化惠民活动扎实开展。各地结合本地文化资源禀赋,打造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惠民文化活动品牌。开封市持续举办清明文化节、菊花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打造“书香开封”“三余读书会”“开图讲坛”“孔子课堂”等一批文化品牌。平顶山市打造了“马街书会”、“文化客厅”公益课堂、“茉莉芬芳”音乐会等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并通过“朗读+公益”形式开展了丰富的全民阅读主题活动,累计参与近56万人次。许昌市开展群众文化基层巡演1200余场,送戏下基层、戏曲进校园等演出活动4000多场,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信阳市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举办茶文化节等文化旅游活动,组织开展信阳市原创茶歌茶舞大赛,成立信阳民歌研究会,不断推出富含地域元素的文化精品。
四是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新亮点进一步呈现。各地围绕中心工作,适应文旅融合新形势,探索了一批公共文化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打造了一批公共文化创新亮点。安阳市依托国家级示范项目“321”公共文化共建工作,利用高校、专业院团、社会公益人士的优势,开展基层文化队伍业务骨干培训和群众公益艺术培训,实现了三方共赢;济源示范区出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级)建设的地方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推进建设任务,推动了基层设施建设标准化;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等地兴建了一大批“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城市建成区公园、广场、商场等公共空间开展“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驻马店市2019年在城区建成30座城市书房,全部引入专业机构管理、服务,既解决了城区阅读圈建设问题,又通过和专业机构合作,探索了公共文化空间运行、服务的新模式。
五是各地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新进展。2019年,省文旅厅在全省乡村地区开展了“寻找村宝”大型文化志愿者活动。各地以此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焦作市、洛阳市、驻马店市、汝州市、固始县等地注册志愿者均达到了数百人,为乡村文化振兴发现和培育了大批文化能人和民间力量。许昌市出台《在全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推行“三员”工作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实行书记负责制,强力推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乡村“文化大集”,培优“文化强村”,以文化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考核情况,目前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有:一是个别地方政府公共文化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保障法》《图书馆法》执行不到位,服务设施仍存在空白点。二是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标准不高。一些地方只是挂牌分馆,资源尚未统筹融合,图书馆尚未实现通借通还,文化馆上下联通互动的机制尚未建立。三是基层文化设施服务效能不高。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服务形式相对陈旧,内容相对单一,服务效能有待提升。一些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利用率不高,存在闲置现象,公示不够规范、不够清晰等。四是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力度有待加强。一些地方文化专干兼职过多,专干不专、专干不干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在机构改革中取消了乡镇文化站编制,使文化站阵地作用发挥收到严重影响。
这些问题是制约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解决:一是进一步加大《保障法》《图书馆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强化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两法的主体责任,督促各级文化部门和文化机构依法行政、依法开展服务,提升两法在基层群众中的知晓率,提升群众依法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自觉性。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协调领导机制建设。在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领导小组作用,把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分工负责、协调共建,协同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等重点改革发展任务。三是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发展任务。按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基本标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标准加强对各地重点任务的督导。督促县级机构充分发挥图书馆和文化馆作为总馆在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通过总分馆间的互联互通,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着力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和服务效能提升。四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河南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文化豫约”数字服务平台,引导各地加快文化云服务建设,运用现代网络、科技手段将文化资源建设的内容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相对接,积极开展线上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加大公共文化社会化力度,引导文化类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五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强业务培训,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专职不专业”的问题。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培养,通过“寻找村宝”、建设“文化合作社”等工作培育一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充分发挥各类文化能人积极作用,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由“送文化”到“种文化”“创文化”的转变。
附件:2019年度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成绩.docx
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6月22日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