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总结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宝贵经验,充分发挥优秀保护实践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振兴水平。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各地、各单位共推荐77个优秀实践案例,经专家评审,确定“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实践”等16个项目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于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行了发布。(排名不分先后)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一:

  黄河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探索: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实践(洛阳市)

  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2011年,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批准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当地开展了一系列、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探索。2020年6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保护实践与成效:

  1.抓好资源调查与梳理,对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梳理河洛文化核心非遗项目,确立了核心保护区域与保护项目。

  2.完善立法工作,2017年3月,《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洛阳成为全国第三个制定非遗保护地方条例的设区市。

  3.健全四级名录保护体系,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58项,市级135项,县级73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59名,市级139名,县级399名。

  4.推动各类展示传习场所建设与认定,现有非遗展示传习场所60余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示范展示馆和示范传习所8家,并有10余家非遗展示馆获批非国有博物馆。

  5.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基层活动,每年“洛阳牡丹花会”“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设立非遗展区、举办非遗专场展演。举办“河洛大鼓曲艺节”已逾10届。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二:

  小县城也有大担当:南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濮阳市)

  南乐县位于河南省东北角,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既有中原文化的沉淀,又有燕赵文化的影响以及齐鲁文化的辐射,多元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南乐丰富的非遗资源。

  保护实践与成效:

  1.机构先行,南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7年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省成立较早且目前仍较为少见的独立县级非遗保护专业机构。

  2.扎实开展基础工作。共普查项目线索十大类34595条,立项1728项。成功申报各级非遗项目14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0项、市级28项、县级132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46人;建立了南乐县非遗资料库与专业数据库系统。

  3.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绘制了《南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并实时更新濒危信息,根据不同濒危程度制定相应抢救措施。

  4.根据本县稀有剧种较多的特点,将优秀传统剧目展演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并把非遗传习所、展示馆建设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相融合,促进共建共享。

  5.近年来组织各类非遗传承、传习、展演、展示、交流、培训等活动800余场次。省级非遗项目西街龙舞亮相央视2020年春节晚会,为全国人民送上了美好祝愿。

  6.依托仓颉陵、大运河文化带、智取生辰纲遗址等景点,建设“卫河流域非遗走廊”“传统戏剧文化体验馆”“目连戏排演中心”等项目;依托马颊河湿地公园,以传统戏剧展演为主打造“文化西湖”广场文化品牌;依托元宵节民间舞蹈展演,开展民俗文化展示活动。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三:

  玄奘传说:多方协作助力传承(洛阳市)

  玄奘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发源于河南偃师缑氏镇的玄奘传说,不同于《西游记》中的唐僧故事,主要讲述玄奘传奇的一生,展现了玄奘大师矢志不移追求真理、舍身求法的形象,在当地口耳相传至今。2011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当地政府设立玄奘传说专项保护资金,成立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玄奘传说研究会;在偃师市文化馆成立玄奘传说传习所,形成以保护单位牵头、多个社会团体参与、众多民间文学爱好者配合的良好局面。

  2.建立了玄奘文化研究资料库,搜集各类图书文献200余册;组织开展玄奘传说征文活动,广泛收集民间音像资料并分类建档,整理传说110余篇十余万字。

  3.组织传承人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相关主题宣讲活动近百场,印发各类宣传材料5万余份;面向全国举办“玄奘文化主题书画展”“玄奘之路主题摄影展”“玄奘故里楹联征集”等活动;组织开展玄奘主题邮票发行活动。

  4.组织召开玄奘传说专题研讨会5次,成功举办玄奘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两次举办“重走玄奘路”文化考察活动;编印出版《少年玄奘与玄奘故里》《玄奘的故事》《玄奘大师与玄奘故里》《玄奘三字经》等书籍。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四:

  南阳烙画:以火为笔描绘非遗传承新篇章(南阳市)

  南阳烙画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等,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美术样式,2011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列入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该项目主要依托南阳市烙画厂,探索出了“保护传承+校企合作+传习基地”的有效模式。

  保护实践与成效:

  1.以集中培训传授技艺、相互交流、互鉴互学为传承模式,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特色突出、优势互补、传承有序的保护传承群体,常年不间断从事烙画艺术创作实践。

  2.与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进行校企合作。代表性传承人进入大学课堂讲非遗、传技法、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大学教授走进烙画厂,为艺人们讲解美术理论知识,使他们在传承实践中得到理论滋养;大学生到南阳市烙画厂实习,部分学生毕业后加入烙画厂或从事烙画相关事业。通过校企合作为该项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水平后继人才,也拓宽了大学生实践实习课程和就业渠道。

  3.向内使劲和向外发力两手抓,走出南阳烙画传习传播新路径。先后建立了省级非遗示范传习所南阳烙画传习所、南阳师院南阳烙画传习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生实践龙湾基地南阳烙画传习基地、深圳南阳烙画传习基地等,每个基地年累计接待参观人数均达1万余人。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五:

  二夹弦:以演出促保护、促传承(濮阳市)

  二夹弦是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的稀有剧种。濮阳二夹弦是其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唱腔上结合豫北方言特点,形成字清、音长、紧打慢唱的“河西调”,剧目既有反映民间生活的“三小戏”,也有众多“袍带戏”,表演风格细腻。2011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地在加强资料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演出促保护、促传承,确保剧种生命力”的保护模式。

  保护实践与成效:

  1.建立打通“非遗中心—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剧团”的演出市场联系方式,形成高效信息交流机制,改变了以往靠团长找演出、拉业务的单线模式,既开拓了演出市场,也让剧团专心演出。目前演出市场已扩展到安阳、新乡以及河北、山东部分县市,演艺人员收入也得到提高。

  2.该项目代表性剧团濮阳市青年二夹弦剧团现有演职员55人,传承有序,行当齐全,在原有可演出剧目30余部的基础上,挖掘复排传统剧目10余部,年演出场次达500余场,足迹遍及豫北及冀北、鲁西南的乡村、城镇、学校、社区,演出市场十分活跃。

  3.设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二夹弦传习所,坚持保持音乐传统、突出方言特色、讲究当行本色与个性,注重师徒传承模式,建立良性的传帮带机制,为二夹弦后续发展储备力量,目前已培养30余名学员。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六:

  汝州曲剧:曲剧故里唱响乡音曲韵(汝州市)

  曲剧起源于明清时期的民歌小调,先后经过坐班清唱、地摊戏、高跷曲、高台曲等四个阶段。1926年,汝州郑铁炉村的朱万明等艺人“甩跷登台”,使当时的高跷曲登上高台,是为该剧种逐渐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因此汝州也被誉为曲剧故里。2015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围绕夯实基础做文章。2014年,在汝州市群艺馆建立汝州曲剧传习所,该传习所2018年被命名为平顶山市特色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获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曲剧传习所通过教招送招、戏曲进校园、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曲剧培训和曲剧演出1000场次以上,以此播撒曲剧艺术的种子,在汝州的农村、校园、企业、机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汝州曲剧更具有生命力、传播力。

  2.擦亮曲剧故里金字招牌。自2006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三届由省级以上机构主办的曲剧艺术节,众多河南曲剧表演艺术家、戏剧研究专家、省内外曲剧爱好者莅汝参加,极大地提高了汝州及汝州曲剧的知名度。此外,每年都举办有“汝州曲会”“地摊戏展演”等活动。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七:

  河洛大鼓:鼓声悠悠唱河洛(巩义市)

  河洛大鼓是产生并流行于河洛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它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演出时演员人数较少,通常仅有二三人,道具简单,形式多样,灵活轻便。2011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深入基层,服务民众。当地每年都要组织河洛大鼓传承人深入村镇、社区、学校进行宣传、展演,近几年,“我们的中国梦”河洛大鼓巡演、敬老爱亲送文艺下乡、百姓直通车巡演、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基层巡演、河洛大鼓进校园等活动每年演出二百余场。2018年4月到10月每天晚上坚持在河洛书场义务演出,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

  2.继承传统,说新唱新。在坚持传统曲目演出的同时,以尚继业为代表的传承人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扶贫、法制教育、乡风文明等建设,创作编排了大量河洛大鼓新节目,受到群众欢迎。

  3.积极对外展示交流。2013年河洛大鼓《劝人要有好心态》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先后组织参加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老子生日拜典·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展演系列活动开幕式、“和平杯”全国曲艺票友邀请赛、洛阳曲艺节专场演出等展演活动,并荣获多种奖项。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八:

  嵩山内养功:身心修炼助力民众健康(郑州市)

  嵩山内养功法由十八式基础功法组成,通过练心、练意、练气、养气和行气,应用呼吸配合身体练柔劲和内气,练至身体血气循环,经胳畅通,从而达到血气旺盛、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2015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河南省嵩山禅武医研究院作为嵩山内养功法的主要保护和推广单位,在传统师徒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培训渠道,创新推广方法,目前习练学员达10余万人。

  保护实践与成效:

  1.立足本地传承,积极在外设点。依托研究院,先后举办十余次学习班和乐活训练营,培训国内外资深实践者数百人;在广州建立学堂,先后举办十余场培训活动;在香港、云南普洱、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多次举办讲座、研修活动。

  2.创新培训方式,注重线上培训。建立专门的禅武医学会网站,制作分享“少林禅武医:嵩山内养功法”“嵩山内养功法介绍片”“乐活之道”等数十部视频,受众广泛。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九:

  高浮雕传拓技艺:传递历史信息,拓出独妙匠心(郑州市)

  高浮雕传拓是以正投影精拓高浮雕造像的传统技艺,其传拓对象为凹凸不平的立体造像,主要有洗碑、上纸、裁剪、捶纸、上墨、接取、拼接、修复等系列程序。高浮雕传拓不仅可以保留文物作品原大尺度与历史信息,具有极好的原真性,其本身也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2015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以技艺助力遗产保护。以李仁清为代表的传承人群传拓足迹几乎遍及国内重要造像遗存,传拓作品在登封“天地之中”、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被列为精品档案。

  2.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李仁清传习所”,郑州大学设立李仁清工作室,高浮雕传拓技艺传习所被认定为省级非遗示范传习所,传承人多次应邀赴上海、广西、福建、云南、四川、台湾等地为学员传授技艺。

  3.多渠道对外展示。多次参加或主办重大展览活动,如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台湾浮光山佛陀纪念馆巩义石窟高浮雕拓片专题展、北京大学图书馆李仁清传拓艺术专题展、河南省传统工艺保护传承成果展、深圳南山博物馆李仁清传拓艺术展等。2016年,李仁清事迹被央视《大国工匠》报道。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十:

  杜康酿酒工艺:千年佳酿,香飘神州(洛阳市)

  杜康被历史定位为“酒祖”,被民间奉祀为“酒神”。从魏武帝曹操赞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后,历代诗人杜甫、李白、陶渊明、苏轼、冯梦龙、邵雍等都有诗作歌咏杜康。杜康酿酒工艺采用当地杜康泉水,以高粱、大米为原料,泥窖发酵,混蒸混烧,量质摘酒,地窖储存,为中国名酒之一。2007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注重政策支持。2018年洛阳市下发了《关于印发洛阳市促进杜康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洛政办(2018)14号)文件,出台了针对杜康酒业发展和非遗保护的政策措施。

  2.注重地理与文化空间保护。2013年以来,先后投资600多万元,治理杜康河源头生态环境,保证特定微生物族群生长;对杜康祠、酒祖殿、觞咏门、香醇园古建筑群进行全面修葺,在明代“康福酒坊”遗址上,恢复了“杜康古酿坊”;每年举行三月三杜康庙会、九月九祭祀酒祖等文化活动。

  3.注重与现代酿造科技的结合。借助洛阳杜康控股公司“省级白酒发酵研发中心”平台,通过色谱、化验、无菌室培养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桑泥老窖的“泥”、玄武古泉的“水”等杜康酿酒工艺关键因素加以研究,进而指导现代化生产,使非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十一:

  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铸出厚重文化,技艺助力精准扶贫(洛阳市)

  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洛阳市伊川县葛寨镇烟云涧村,为失蜡法青铜铸造技艺,以仿古青铜器闻名。制作的仿古青铜器,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失音、失重、铜质碳化、红斑绿锈”的效果,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复仿制品,从小到数厘米,大到几十吨的各种精美仿古青铜器应有尽有,在中国青铜器复仿制品行业独树一帜。2011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依托节庆节日,广泛宣传展示。通过每年举办的“洛阳烟云涧青铜文化节”“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三大系列活动,大力宣传展示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

  2.建设文化小镇,助力当地经济。由洛阳烟云涧青铜器有限公司牵头实施的洛阳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示范基地重点项目“烟云涧青铜器文化小镇”已完成建设,入驻基地企业、创客及商户总数达到652 个,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对烟云涧村129个贫困户、473人实施了精准扶贫。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十二:

  黄河泥埙制作技艺:远古悠韵吹奏时代之音(焦作市)

  黄河泥埙取材于黄河岸边所产胶质泥,纯手工捏制,一埙一形,其色泽古朴淡雅,手感温润细腻,吹奏起来音准规范、音域宽广、音色深邃悠远。其制作工艺繁琐复杂,对制作者在泥塑、雕刻、烧造、音乐调试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2016年,列入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进校园活动成绩斐然。在河南理工大学、郑州师范学院以及部分小学、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建立黄河泥埙教学基地,一方面教授黄河泥埙制作技艺,一方面组建黄河泥埙乐团,目前已建立黄河泥埙制作教学基地7个,成立黄河泥埙乐团6个。

  2.采取多种形式让黄河泥埙走出去。近年来黄河泥埙曾走进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为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复制商代五孔埙,在河南博物院开设黄河泥埙专柜展览、出售;武陟县黄河泥埙乐团应邀到澳大利亚开展黄河泥埙文化交流活动。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十三:

  仰韶彩陶制作工艺:再现历史,走进生活(三门峡市)

  仰韶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仰韶彩陶制作工艺现主要分布于三门峡市渑池县一带,其作品造型规整、细腻,线条流畅、匀称,彩绘灵动、稚趣,具有较高艺术美感。2010年,列入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坚持对传统器型的恢复与复制。当地文化部门和相关企业组织人员,对仰韶文化进行梳理、挖掘,认真探索研制仿古彩陶,复制出的仰韶文化典型器物如小口尖底瓶、舞蹈盆、双联壶等,因其工艺精细精致,被多家博物馆收藏陈列,并承担各大博物馆史前展览文物复制工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成立陶器实验考古科研基地,每年考古学院的师生定期到基地工作,为仰韶彩陶保护传承及人才培育注入强劲动力。

  2.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形成仰韶文化特色地面铺装、彩陶文化景观、创意路灯亮化工程和创意雕塑四大板块。围绕独具特色的仰韶文化元素,相继开发了仰韶文化砖、盆景、彩陶景观灯和文化浮雕、先民制陶场景再现雕塑等系列产品;探索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先后开发了茶具、酒具等生活用品,仰韶盐灯、彩陶壁挂等居家摆件,以及彩陶元素T恤衫、扇子、雨伞等衍生品。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十四:

  欧营铜器制作技艺:一锤定音显匠心(许昌市)

  欧营铜器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许昌市襄城县欧营村,当地因制作铜乐器声名远播,被誉为“响铜乐器制造之乡”。该技艺主要有熔铜、注模、打坨、定型、淬火、修容、定音等工序,其产品有锣、铙、镲、钹等一百多个品种,以音色优美、声幅大、无杂音、经久耐用等特征而闻名遐迩。2016年,列入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以老带新,坚持核心技艺的有效传承。铜乐器制作中很多工序难以用现代技术的量化标准替代,尤其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定音技术更是如此。“定音”全凭听力来确定锣的音调,必须举锤娴熟,轻重有致,通过锤子打击,听出锣片内部结构的不同,特别最后一锤,要有深厚功底,用力恰当,才能定音准确。为确保传统技艺的有效传承,当地长期坚持以老带新,给新人大量实践机会,目前已有相当部分年轻艺人掌握了铜器制作的关键技艺。

  2.多方努力,开拓市场。以襄城县海鸥乐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欧营铜器制作企业,坚持每年参加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国际乐器展会,与国内外许多专业院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入驻互联网电商平台,扩展销售渠道,在保证核心技艺传承的情况下,根据客户要求,不断研发新产品。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十五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守住非遗之根,传承国粹之魂(新乡市)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创始于清末,其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手指对病人患处的触摸,获知病人反应,进而按五行生克理论选穴,以手法的收与放行补泻之术,善于治疗头痛、项痹、伤筋病、腰痛等。目前成立有新乡经络收放医院,建设有文化园、传习所、纪念堂、展示馆等,传承群体3000余人,分布在国内外20多个城市和地区。2011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制度保障不断完善。设立张氏经络收放疗法保护工作小组,健全项目资料收集与数据管理制度、代表性传承人激励机制、生产性保护实施机制、传承人培养长期规划,成立由省、市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组成的经络收放疗法专业委员会,为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项目保护单位拥有1700平方米的传承基地,500平方米的省级示范传习所,每年投入近100万元项目保护经费,2015年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基地,2017年被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列入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摸索出了一条“理论+实践+师承+就业”的人才培养路径,传承群体涵盖中医师、大学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

  3.共建共享促进传播。以张氏经络收放疗法传习所、文化园、展示馆、网站等为阵地,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等形式进行宣传,《中国文化报》《医药卫生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同时,加深公众对该项目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案例十六

  秦李庄周氏口腔咽喉科:传承发展面向群众,守正出新服务社会(鹤壁市)

  秦李庄周氏口腔咽喉科创始于清乾隆年间,经300多年传承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口腔咽喉科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体系,主要针对实证、虚证、寒热错杂证引发的顽固性口腔溃疡、白喉、手足口病等,施以祖传秘方中药贴敷足心以及口腔喷洒进行治疗,受到各地患者的信赖。2011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实践与成效:

  1.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全面梳理项目历史变革、发展变化及相关文献、传统药物处方。2010年在《国医年鉴》专家及河南中医药大学专家指导下,完成了秦李庄周氏口腔咽喉科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收集整理,共梳理档案资料110卷。设立“周太成学术发展基金”,对传承人周太成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理论技术进行系统整理研究。

  2.推动生产性保护。创建河南尊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口腔咽喉疾病方剂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多种产品已经过正规审核注册,批量投放市场,产生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先后注册了“秦李庄”“秦李庄周氏”“周瑞”“周氏口腔”等商标,相关专利正在申请。

  3.积极促进传播推广。近年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途径累计宣传6000余次,组织开展义诊活动500余场,《中国中医药报》《医药卫生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多次报道。传承人周瑞连续三年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春播行动”论坛并公益演讲,为央视军事农业频道《加油!好医生》栏目录制公益视频。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