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 > 文件库 > 提案建议答复 > 2018年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第1210129号提案的答复

李香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中宣部、文化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河南省文化文物工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开展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稳步发展全省文化文物事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保护与振兴地方戏曲艺术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省注重加大对地方戏曲的宣传普及力度,拉近地方戏曲与观众的距离,比如积极开展群众性戏曲比赛及广场演出活动;实施“舞台艺术送基层”“戏曲进校园”“中原文化大舞台”等文化惠民工程,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热爱地方戏曲,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建立健全地方戏曲艺术长效保护传承机制

    我省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同时在全省营造良好的艺术创作生产的氛围和环境。一是实施河南省艺术精品工程,制定了《河南省艺术精品工程工作方案》,制定了《深入开展脱贫攻坚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展演方案》。二是多措并举抓创作。主要是实施实施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工程,大力弘扬以“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为代表的中原人文精神。三是建立“深扎”长效机制。拟定常态化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以国家和省内各类赛事展演和项目申报等为抓手,发现、推出、打造一批优秀艺术作品,推动全省艺术创作。四是通过河南省省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及扶持创作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等专项资金,加大对文艺精品生产演出的扶持。从2016年起,省文化厅联合省财政厅,设立了河南省省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及扶持创作专项资金,对政府购买优秀剧目,促进我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和壮大演员队伍,提升文艺工作者素质

    近年来,省文化厅在舞台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探索出几个有效途径。一是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艺术名家推介工程”,推出各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扩大艺术名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启动实施“河南省青年艺术人才扶持计划”,对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艺术人才进行扶持和推介。三是开展各类艺术人才培训。输送有潜质的青年艺术人才到高校进行系统学习,完善和充实各艺术门类人才的梯队层次。四是通过“河南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名家带徒、领衔主演、评奖激励、论坛研讨等方式,为河南艺术事业的传承发展储蓄后备力量。五是按照《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年度培训计划》,有序做好传统戏曲研培工作,计划培训160名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

四、扎实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文物资源大省,尤其以古代聚落、都城遗址、帝王陵寝、古代建筑群等大遗址分布密集为世人瞩目。在国家文物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河南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成功经验,形成了特色模式,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十三五”时期,河南有22项大遗址(包括4项线性大遗址)列入国家重要大遗址名单,大遗址数量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河南大遗址保护主要围绕考古发掘研究、保护规划编制、保护展示工程实施、遗址博物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专项立法建设等重点内容开展。自2005年以来,相继完成了安阳殷墟、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天堂明堂、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偃师商城西城墙遗址、郑州商城内城城垣遗址等20多个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五、做好古建筑保护维修

组织实施开封城墙、商丘城墙、南阳武侯祠、汤阴岳飞庙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展示工程1540余项。基本实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无险情的总体目标。坚持维修一批、开放一批,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内涵研究,把文物保护与城乡发展、民生改善、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文物利用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六、切实做好基本建设包括重点建设项目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河南是全国有名的文物大省,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在河南,只要进行基本建设,差不多都会有地下文物的发现。因此,在河南,凡是进行基本建设包括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前都要进行考古勘探、发掘等文物保护工作。这也是《文物法》《河南省实施文物法办法》的规定和要求。

近年来,河南省文物部门配合“米字型”铁路、高速公路、南水北调、输油输气管道等一系列国家、省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不仅优质高效保障了工程建设的如期进行,而且也保护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自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已先后有45项重大考古新发现入选,在全国各省市中遥遥领先,其中大部分都是在配合基本建设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发现的。

七、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

目前,该项工作一直在推进。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郑州市建立了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信息系统,将辖区内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考古工作、涉及的基本建设等信息全部录入并及时跟进补充。洛阳市目前正在对前七批省保和国保单位保护区划进行统一测绘,结合地形图建立地理坐标系统,同时正在推进数字化标志牌建设工作。此外,在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郑州东赵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项目中建立了田野考古钻探数字化记录系统,将考古勘探发掘过程中的记录信息电子化,目前这个系统正在试点,待修改完善后逐步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继续落实好相关文艺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着力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提高文艺工作者业务业务素质,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繁荣发展。(二)做好一些重要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提升工程质量和展示水平。如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南城墙遗址、北宋东京城外郭城新郑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二里头遗址宫殿区遗址等重要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规范工程管理程序,提高工程质量,深挖遗址内涵,提高展示水平。(三)继续探索大遗址发开利用的模式。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让大遗址活起来。区分保护,突出重点,使保护利用更加科学合理;加大对遗址核心区和保护范围的保护力度,探索大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开发利用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大遗址保护利用;探索一址一策的保护利用方式等,真正发挥文物保护传承文化、惠及民生、助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四)做好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强化管理,加强中期巡查监督,规范工作程序,做好基本建设中包括文物调查、考古勘探和发掘等文物保护工作。(五)继续推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工作。推进郑州市文化遗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前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坐标系统的建立,完善并推广田野考古钻探数字化记录系统。

 

                  

 

                                                                                                                                 2018年6月3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文物局   13763852699

   联 系 人:王文嘉

   邮政编码:450000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