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 > 文件库 > 提案建议答复 > 2018年

对省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914号建议的答复

申小梅代表:

你提出的 “关于多举措扶持河南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营造保护与振兴地方戏曲艺术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省注重加大对地方戏曲的宣传普及力度,结合各类新闻媒体要开设专题性栏目,拉近地方戏曲与观众的距离,比如积极开展群众性戏曲比赛及广场演出活动;实施“舞台艺术送基层”“戏曲进校园”“中原文化大舞台”等文化惠民工程,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热爱地方戏曲,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巩固地方戏艺术发展的群众基础,加强年轻人对地方戏曲艺术的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认知。

二、关于重视地方戏由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剧本创作

近年来,省文化厅一直重视艺术理论研究,切实发挥艺术评论“一面镜子、一剂良药”的镜鉴、引领作用,鼓励艺术评论“敢说真话、敢提意见”的健康学术之风,既不“捧杀”,也不“棒杀”。把文艺批评引入戏曲创作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从理论的高度把握作品的导向,提升作品的精神内涵。积极营造文艺批评与戏曲创作和谐共处的工作氛围,共同推动我省现代戏创作生产的繁荣发展。

在抓创作方面,我们主要是实施实施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工程。一方面加强对全省优秀作品题材创作和作品生产的规划指导。制定了《河南省艺术精品工程工作方案》《河南省舞台艺术创作题材规划(2018-2012年)》等政策,大力弘扬以“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为代表的中原人文精神,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体现中原特色、中原气派、中原风格的文艺精品。另一方面,建立“深扎”长效机制。拟定常态化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检验,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艺术创作的基础环节和必由之路。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改革开放一线、深入基层开展演出、采风创作、体验生活等活动,以坚定艺术创作之“本”,深挖创作之“源”,提高创作之“质”,取得创作之“效”。以国家和省内各类赛事展演和项目申报等为抓手,发现、推出、打造一批优秀艺术作品,推动全省艺术创作。

三、关于积极挖掘、征集民间地方戏曲资料

在我们实施的地方戏曲振兴工程中,就有传承和弘扬豫剧、曲剧、越调等传统剧种,抢救和保护稀有剧种的内容。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加强对剧本文学、名老艺人声腔的抢救,复排展演一批传统剧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领域四级名录体系,实施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等保护措施。

同时,我们也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在中央财政、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方面进一步向传统戏剧类、曲艺类项目倾斜,支持开展抢救性记录、资料整理、实物征集、传统剧目复排、人才培养、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等工作。积极推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储备项目建设。

四、关于鼓励地方戏传承人开门收徒,中青年演员拜师学艺

近年来,省文化厅在舞台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探索出几个有效途径。一是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艺术名家推介工程”,推出各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扩大艺术名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启动实施“河南省青年艺术人才扶持计划”,对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艺术人才进行扶持和推介。三是开展各类艺术人才培训。输送有潜质的青年艺术人才到高校进行系统学习,通过举办表演人才、编导、戏曲音乐创作、舞台美术创作、美术书法等培训班,提高专业艺术人才综合素质,完善和充实各艺术门类人才的梯队层次。四是通过“河南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名家带徒、领衔主演、评奖激励、论坛研讨等方式,发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河南艺术事业的传承发展储蓄后备力量。五是按照《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年度培训计划》,有序做好传统戏曲研培工作,依托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南阳文化艺术学校组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培训160名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

五、关于建立健全地方戏曲艺术长效保护传承机制

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政策,我省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同时,用好用足国家艺术基金和河南省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及扶持创作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等扶持资金,督促和指导各地制定或设立相应的促进艺术发展的政策或资金,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全省营造良好的艺术创作生产的氛围和环境。

六、关于提高地方戏曲艺术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度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继承和创新性发展,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推动艺术创作在理念、样式选择、观众培养、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推动艺术与新技术有机融合,积极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丰富创作手段,拓展艺术空间,不断增强优秀文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核心竞争力。推动艺术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的创新。开拓艺术传播渠道,推动文化艺术和新媒体相结合,在新媒体及新科技的助推下,多渠道、多平台地传播,让艺术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使优秀文艺作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关注全省文艺事业的发展。

 

 

 

                                                                                                             2018年7月1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文化厅    0371-69699730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