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领导讲话

在河南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抢抓机遇开拓创新

加快推进河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 康 洁

(2015年3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总结推广郑州市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经验,交流探讨各地在创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有效做法,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全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刚才,郑州、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永城等地的同志及内黄县“微光书苑”创办人作了经验介绍,讲的都很好,我听了很受启发,大家要认真学习研究。下面,我就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交流借鉴,认真总结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科学论断,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又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了全面部署。如何全面落实中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郑州市已经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洛阳市创建国家第二批示范区,漯河市、信阳市创建第二批国家级示范项目即将迎来文化部考核验收,济源市正在深入推进国家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平顶山、永城等地正在稳步推进省级示范区(项目)各项创建工作。这些单位为全省深入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加大投入。郑州市在创建过程中,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投入20多亿元用于新建、改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覆盖城乡的网络体系,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投入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的资金保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全面统筹,协同推进。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职责,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洛阳市建立了党委、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参与的统筹协调机制,整合不同部门的文化资源,如市科技馆、市工人俱乐部、市体育中心等场馆已实现免费开放或部分免费开放,具备条件的校园体育设施已向社会开放,促进了公共文化资源共享。三是面向基层,以人为本。平顶山市在创建省级公共文化示范项目中,注重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强化“文化客厅”内容设置,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去年共开展各类培训5000余课时,组织开展文艺活动上万次,受益群众达30多万人次。四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漯河市、济源市通过整合本地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服务。漯河市推出了“幸福漯河”系列文化活动,调动了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济源市开展了“文化礼堂”建设,为村民提供了功能齐全、参与方便的学习、娱乐、聚会场所。此外,永城市、郑州市群艺馆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安阳市内黄县“微光书苑”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方面都形成了很好的做法。希望各地加强交流,借鉴经验,拓宽思路,不断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

二、认清现状,客观分析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困难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公共文化工作取得了新成就。公共文化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全,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整体上看,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进入了整体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一是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共有各级公共图书馆175个,文化馆(群艺馆)2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2399个,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稳步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二是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迅速发展,服务基层效果日益明显。送配书工程和送文化下乡工程常年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深受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欢迎。古籍保护工作逐步开展,一批古籍和保护单位被列为国家重点古籍名录和重点保护单位。三是基层文化创建工作日益加强。目前我省有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个,国家级示范项目4个,全国文化先进县25个,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2个,省级示范项目12个,省级文化先进县49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44个,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基层文化工作的整体发展。四是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春满中原”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欢乐中原”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及全省成届文化赛事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各地利用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国际节日开展了各类专题文化活动,引导群众组织开展社区、广场、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在全国文化赛事中夺得骄人成绩。如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各项赛事评比中,我省获得各门类奖项共11项。其中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艺术表演奖项6项、“群星奖”项目奖3项、“群文之星”个人奖2项。我省的合唱活动也在全国赛事中取得不俗成绩。六是文化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业余文艺团队2100多个,文化志愿者近9万名。2014年,3个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和8位个人被文化部授予优秀示范项目和优秀个人,获奖数量居于全国前列,省文化厅被授予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优秀单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得益于全省各级文化部门自加压力、勤奋工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更得益于有一支爱岗敬业的公共文化队伍默默奉献。在这里,我谨代表省文化厅,向全省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面临的困难:相对于教育、卫生、科技等其他公共服务,我省公共文化服务相对滞后,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市、县两级“两馆”建设发展不均衡,一些地方免费开放配套资金不落实;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手段不多,方式不新,服务标准化程度不高,基层文化服务单位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基层文化专业人员管理体制不顺,一些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人员兼职过多,问题比较突出;四是社会文化资源尚未实现共建共享,“大文化”发展框架仍未建立,由于规划不合理,造成了文化设施重复建设和文化资源的浪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的动力不足。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三、多策并举,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专题研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重大议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抢抓机遇,明确重点,切实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强化学习宣传,深入贯彻落实两办《意见》

两办《意见》阐述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遵循。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把《意见》的学习贯彻纳入2015年工作日程,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宣传、学习、调研活动。由文化厅牵头,我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服务标准》正在起草之中。市、县两级文化部门要制定落实国家级和省级服务标准的实施方案,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上要做出明确要求,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二)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

2014年3月,文化部牵头成立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这标志着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正式运转。今年3月,省委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第三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分工》、《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议事规则》等文件,研究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为组长,副省长张广智,省政府党组成员、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路国贤,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市、县要参照省级模式,尽快研究、设立本地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

(三)强化阵地作用,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及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要把握阵地定位,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主力军作用。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探索新时期公共文化的新途径、新方式,建立健全群众反馈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今年要重点做好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从今年开始,省文化厅将对全省各省辖市、直管县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考核情况进行考核排名,并将考核结果在媒体上公示。各省辖市要对各县区考核情况进行排名并公示,各县(市、区)要对各乡镇考核情况进行排名并公示。省文化厅还将组织考核组,对各级考核情况进行抽查、督导。

(四)强化服务意识,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全省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广泛开展文化服务,打造出更多类似“春满中原”、“欢乐中原”、“一元剧场”、“文化茶馆”、“幸福漯河·健康舞”等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加大文化活动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提升活动品牌影响力。公共图书馆要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同时,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建设“书香社会”。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快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建设,继续探索支持业余文化团队、基层群众文化协会、民办图书馆、民办博物馆等自办文化发展的新措施、新办法。今年重点做好第十二届河南省“群星奖”音乐舞蹈大赛、小戏小品(曲艺)大赛、少儿艺术节、合唱艺术节等全省重大文化赛事的组织、参赛工作,认真备战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组织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推动“文明河南”建设。

(五)强化责任意识,扎实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继续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管好、用好村级文化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制定、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科学管理,规范使用。国家级、省级示范区及文化先进县要走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前列。持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网络,丰富资源,拓展服务;要在数字资源建设上下功夫,整合、开发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建设一批河南民间文化艺术、河南文化旅游、河南历史文化等具有中原特色的数字文化资源。同时,对舞台剧目、音乐、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古籍和各类艺术文献进行数字化转化。

(六)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管理能力

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建设者要学习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成为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善于分析和研究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更好地发挥文化建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全省文化行政部门要持之以恒抓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基层、扎根基层,把文艺的火种洒向基层,逐步培养基层文艺队伍的新生力量,带动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各级文化行政部门都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今年,省文化厅将在浙江、辽宁等地分别举办公共文化管理和业务培训班,并组织国家级专家在我省开展公共文化巡讲活动。今年,省文化厅将筹备、建立河南省公共文化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基层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全省省级培训要确保培训到县级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市级培训要确保培训到乡镇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县级培训要确保培训到村级文化协管员和文艺骨干。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先进县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将村一级文化协管员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管理,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合格、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七)强化理念创新,加快推进文化事业改革发展

目前,我省共有2个国家级示范区、4个国家级示范项目,12个省级示范区,12个省级示范项目。其中,郑州市已经通过国家验收,下一步要在后续建设上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巩固创建成果,发挥示范作用;洛阳市今年将接受国家级示范区验收,要按照创建规划,对照检查,确保创建成功;取得2014年度创建资格的6个省级示范区和6个省级示范项目,要根据创建规划制定创建工作时间表、路线图,逐条落实,确保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今年下半年,省文化厅将组织督导组,对全省创建情况进行中期督导,严格检查各地创建情况,督导结果将在全省通报。此外,我省还有2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试点地区及9家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单位。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试点工作要在今年底完成。各试点单位要开拓创新,不等不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主动学习先进地区改革经验,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同志们,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意识,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突破,为“文明河南”和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